三只小猪白娟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使赵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三只小猪“三只小猪”的表演游戏已经进入尾声,孩子们已能够按原有故事情节较自如地进行表演。但随着表演的熟练和不断深人,幼儿开始表现出兴趣减弱。那么,如何找准探究的方向,推动游戏的不断深入呢?“故事中的大灰狼每次都被开水烫死,总这样演没意思!”格格小朋友在游戏中的一句话给予了我启发。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自主游戏的欲望,围绕上次表演游戏中“大灰狼撞不开小花猪的砖房子怎么办”这一问题,我引导幼儿在大胆想象、合作创编的表演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并学习运用所选择的材料表现故事情节。游戏目标1.积极参与《三只小猪》故事结尾的创编,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2.尝试与同伴合作构思,表演故事结尾。3.能运用所选择的材料表现故事情节。游戏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1)幼儿:能够按原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具有初步的记录能力(2)教师:掌握幼儿现有的表演水平。2.物质材料的准备。(1)表演游戏“三只小猪”所需的游戏材料:纸箱、“猪鼻子”“猪尾巴”头巾;其他可利用的各种废旧物品。(2)记录表(见表一);上一次表演游戏的照片、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表一小猪打败狼所用材料1233.环境的准备。创设区角“百宝库”,用蓝色即时贴分割出四个表演区域。游戏过程1.歌舞表演“三只小猪”,导入故事主题。2.看记录表,回顾游戏,提出新任务。(1)讨论上次游戏中的问题:猪妈妈的头巾总是掉怎么办?故事中的大灰狼每次都是被开水烫死,总这样演没意思,怎样调整更好(2)提出新问题,分组创编故事结尾。思考:大灰狼又会想什么坏点子?小猪们又将怎样打败大灰狼呢?需要什么材料来进行表演?(3)分组讨论故事结尾,并请小组代表相互交流,教师做记录。3.分组表演。第一次分组表演:分配故事角色,选择、准备表演道具。第二次分组表演:幼儿分成表演组与评议组,交替进行表演、评议,教师做记录。4.播放录像,展示照片,师幼共同讨论。幼儿观看第一次表演的录像和照片,进行集体交流:你喜欢这个小组创编的故事结尾吗?为什么?你觉得什么材料选择得巧妙合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游戏延伸1.在表演区,鼓励幼儿继续创编有创意的故事情节。2.丰富“百宝箱”的材料,为丰富幼儿的创造性表演做好准备。游戏反思1.选好材料是大班表演游戏的切人点。在表演游戏开展过程,我一直思考着:大班表演游戏探究性学习的方向在哪里?与小、中班又有什么不同?通过“三只小猪”游戏的开展,我意识到:大班表演游戏除了围绕表演、情节、角色等方面进行探究,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在游戏进入到中期,师幼就一起创设了环境“百宝箱”,并逐步扩增为“百宝库”,这次游戏的重点是启发幼儿合作创编故事结尾,难点则是幼儿创造性地选择、运用材料表现故事情节。2.善于发现和掌握幼儿的兴趣点、需要和经验。兴趣和需要是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出发点,而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但是表演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而且决定着表演游戏的发展方向。随着表演的熟练和不断深人,幼儿对表演游戏表现出兴趣减弱嬉戏性角色行为增加的现象。在捕捉到幼儿表演的兴趣和需要后,我生成了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胆想象、合作创编、创造性地运用材料的表演游戏过程中体验创造性表演的乐趣。为了突出游戏的重点,激发幼儿表演、评价的欲望,游戏中幼儿不需完整表演故事,只是围绕创编结尾进行重点表演。3.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讨论是体现幼儿游戏自主性、推动表演游戏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教育策略。我认为教师在讨论环节中,其引导和支持作用具体体现为幼儿讨论的支持者、问题的提出者。此次活动,正是以讨论上一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围绕上次表演游戏中“大灰狼撞不开小花猪的砖房子怎么办?”这一问题而展开,来自于幼儿真实的问题,激发了幼儿讨论、交流、探究的欲望。4.关注能力培养,注重分组合作表演。教师不是游戏中唯一的指导者,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个游戏中较多采取了分组游戏的形式。分组游戏容易出现幼儿角色、任务不明确,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