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审题立意•一辆不知从何处开来也不知开往何处的公交车里,坐着一位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橘黄的灯光,空荡荡的车厢。一个画外音说,“每个人的一生好像一部电影,他是他那部电影的主角,他以为自己也会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其实不过是一个配角——也许只有一个镜头,更可能自己的片段还被剪掉了。”“比如这对母女”,画外音接着说,“这女孩肯定是妈妈一辈子的主角,可是几十年后,在女孩的电影里面,妈妈的角色还有多重要呢?”•请根据材料,发挥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立意参考:•1、在别人的生命里,我们注定是个配角,但在自己的生命里,自己却是独一无二的。•2、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我们都必须对每场戏负责。•3、只有演好自己,才能收获岁月的喝彩和生命的掌声。•4、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尊重他们的生存空间。•5、要感恩生命里的配角。•6、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从而互为风景。道理论据积累•电视剧《奋斗》中说:“别人的事再大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事再小也是自己的。”•在我们生命开始之前,世界早已存在;在我们消逝之后,世界会一如既往。(席慕容)•山东省五莲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但却拥有世界最大的钢球生产厂,我国的运载火箭、美国的凯迪拉克、林肯轿车都使用该厂生产的钢球。除此之外,他们的“绝活”还有减震器、农用车配件、链条等,虽都是给人当“配角”,可照样唱得红红火火。•刘邦与萧何,主角刘邦虽少文缺武,本事不大,但他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明,用人之胆,是个合格的主角。他的几个配角则各有其长,且服膺主角。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萧何抚慰百姓供应粮草,稳定后方;韩信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按照“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原理,刘邦与萧何、张良、韩信的主配结合,效用最高,威力最大。•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主角与配角的最科学模式。马克思为创建理论大厦殚精竭虑,宵衣旰食,恩格斯为马克思提供经济援助慷慨解囊,自觉无私。•黄兴与孙中山是主角与配角的最合理模式。孙中山长于思想与决策,在海外进行宣传与筹款,黄兴长于实践与行动,多次参加武装起义,诚如章士钊所言:“孙、黄合作,是最理想不过的。尽管声名显赫的黄兴拥趸日增,但他始终服从孙中山的领导,不居功,不抢戏,与孙中山团结一致,保证了辛亥革命的成功。•用于开头结尾:不论何时何地,主角与配角都是客观存在,当今社会分工愈细,尤其如此。一个戏台,有主角与配角之分;一个班子,有正职副职之分;一场战役,有主攻与辅攻之分;一支球队,有主力与替补之分。主角要有大局观,胸襟要宽,气势要足,镇得住场;配角要有配角意识,自觉补台,辅助主角,不能抢戏;主角要尊重配角,名利不能独吞,配角要服从主角,锋芒不能太露,这戏才能唱下去,唱出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