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定义:凡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实质:有电子转移判断依据: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关键要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二、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氧化剂: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还原剂: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或性质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所对应的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所对应的产物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某些非金属单质C、H2、S高价金属离子Fe3+、Sn4+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Ag(NH3)2]+、新制Cu(OH)2低价金属离子Fe2+、Sn2+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S2-、H2S、I-、HI、NH3、Cl-、HCl、Br-、HBr含氧化合物NO2、N2O5、MnO2、Na2O2、H2O2、HClO、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低价含氧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H2C2O4、含-CHO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KMnO4、王水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⑴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两性兼有:X2、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1.【2008上海】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⑵性质强弱规律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①根据化学反应比较:较强的氧化剂+较强的还原剂较弱的还原剂+较弱的氧化剂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②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元素周期律判断)金属:较活泼的金属单质还原性较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较弱单质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顺序依次减弱。离子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顺序依次增强(铁指Fe2+)。如氧化性:Ag+>Hg2+>Fe3+>Cu2+>H+>Fe2+非金属:较活泼非金属单质氧化性较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较弱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S离子还原性:S2_>I->Br->Cl->F-③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同一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Fe+S==FeS2Fe+3Cl2==2FeCl3氧化性:Cl2>S同一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被不同还原剂还原得到的价态越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HCl+H2SO4(浓)→×;HBr+H2SO4(浓)→Br2+SO2↑+H2O;HI+H2SO4(浓)→I2+H2S↑+H2O还原性:HI>HBr>HCl④根据反应条件难易比较: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⑤其他因素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浓度:如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温度:如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热的浓H2SO4比冷的浓H2SO4氧化性要强。溶液酸碱的影响:如KMnO4在碱性、中性、酸性条件都最有较强的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最强。(一般地,在酸性环境中,KMnO4的还原产物为Mn2+;在中性环境中,KMnO4的还原产物为MnO2;在碱性环境中,KMnO4的还原产物为K2MnO4。)⑥根据电极反应确定原电池:还原性一般负极>正极注意:原电池Al|NaOH(溶液)|Mg中Al为负极电解池:阴极:先被还原的离子(可能以单质析出)还原性较强阳极:先被氧化的离子还原性较强注意:离子放电还与浓度大小有关?⑶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当有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氧化性越强的氧化剂或还原性的越强的还原剂越优先反应,即“强者优先”。⑷价态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