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高级中枢脊髓低级中枢脑神经脊神经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树突轴突胞体突起神经元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第一节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兴奋或抑制(接受信息)•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分析综合并传出(传递信息)•某些神经元还能够分泌激素冲动的发生部位(整合部位)输入部位轴突:全或无传导(传输部位)神经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传出部位)3.神经纤维的分类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4.神经纤维主要功能: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5.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对所支配组织功能性作用营养性作用(trophicaction)神经末梢还能经常性地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相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突触(synapse)。突触化学突触(经典突触)电突触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一)化学突触定义:以神经递质为信息传递媒介的突触,称化学突触。1.经典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突触的分类(1)轴突-树突式(2)轴突-胞体式(3)轴突-轴突式(二)电突触通道电阻低,局部电流可经过通道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传递特点:双向性、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意义:促进不同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活动。电突触特点与意义(三)非突触性化学结构1.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2.不存在一对一的直接支配关系;3.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的距离较远;4.传递所需时间可大于1s;5.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三、神经递质概念: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胞体内合成并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胞体内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后的一些化学物质。①有递质的前体与酶系统;②递质贮存突触小泡内,冲动抵达时能释放递质;③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发挥生理作用;④失活方式: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⑤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递质的鉴定:递质的共存:•过去:戴尔原则---一个神经元的全部神经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现在: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意义:协调某些生理过程递质的代谢:合成:多在胞体合成。贮存:在囊泡内。也具有保护作用。释放:Ca2+依赖性释放。失活、降解:重新吸收、酶的降解作用。再摄取和再合成(一)递质的种类和分布•种类:根据递质存在和释放的部位不同周围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1.周围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所有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汗腺、骨骼肌血管)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胆碱能纤维(2)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Adr)分布:√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NA(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除外)末梢释放Adr或NA的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3)嘌呤类及肽类递质分布:√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释放三磷酸腺苷或肽类的的纤维----嘌呤能或肽能神经纤维2.中枢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胆碱能神经元分布极为广泛(2)单胺类:多巴胺(黑质-纹状体)、NE(低位脑干)、5-羟色胺(低位脑干)(3)氨基酸类: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4)肽类:P物质、脑啡肽等(二)、几种主要递质的代谢1.乙酰胆碱:合成:胆碱+乙酰辅酶A灭活:胆碱酯酶胆碱+乙酸2.NE和多巴胺:酪氨酸多巴多巴胺NE灭活:由突触前膜重摄取3.5-羟色胺:色胺酸5-羟色胺酸5-羟色胺灭活:同NE羟化酶脱羧酶羧化酶脱羧酶胆碱乙酰转移酶四、递质的受体突触后膜上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毒蕈碱受体N受体/烟碱受体分布: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抑制剂:阿托品N1受体分布于神经节突触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