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党建机关作风建设专题调研报告(省)与党建村务工作总结汇编党建机关作风建设专题调研报告(省)省级机关开展作风建设评议活动,这是省委下决心强化省级机关作风建设、让省级建设服务型机关带个好头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无疑促动了省级机关扎扎实实地推动服务型机关的建设。通过一年来的评议活动,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力度大、影响广、成效明显,省级机关的服务职能有了明显强化,基层对省级机关作风的评价有了明显的提高。(一)省级机关服务进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万人评议机关”给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不少群众反映,省级机关以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少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的措施多了;作风漂移、得过且过的干部少了,工作负责、求真务实、为民亲民干实事的干部多了。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开展以来,观念转变,建设服务型机关意识普遍增强。(二)省级机关推动作风建设注重深化制度、体制改革。在省级机关作风建设推动下,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作风、管干部,保证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普遍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增强了办事的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三)省级机关推动作风建设坚持把整改落到实处。省级机关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在省级新闻媒体上陆续集中公布了37个与基层和群众联系密切的重要部门和单位的整改措施、服务承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基层和群众的监督。能整改第1页共8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立即进行整改,条件不具备的积极制造条件整改,让基层切实体会到了作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二、省级机关被评议部门和单位在评议活动后是否已有新的整改行动?省级机关在评议活动后,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在改善服务态度、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转变管理方式、法律规范行政行为、坚持廉洁从政等方面推出了1000多条整改措施,并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目标和整改时间,基层对这些整改举措普遍感到满意。但同时我们也听到基层反映的意见,希望上级机关调查讨论进行解决。1、有些上级部门制订政策不考虑民情,不符合实际,导致劳民伤财,工作难做,建议上级机关部门仔细调研后出台政策,如集体资产经济股份制改革应因地制宜、涉农收费应考虑地区差别等,既要确保国家利益,也要保护群众利益。2、一些企业主反映,新的《劳动法》实施后,企业用工不准收押金,对工人单方面毁约没有约束,出现一些工人,尤其外地工把企业当作跳板,想走就走,而且工人不写辞职申请,企业还不能停交养老金,企业感到很难处理,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很大。有个企业今年已招了3次工,花了不少成本却没有留住几个人。建议劳动部门下企业听听意见,作些调研,给就业者发放如“就业卡”等证件,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3、有企业(化纤行业)反映:铁本案件后,省里有文件规定:废品收购站不再使用发票(将废品收购站的发票收掉,其他省没有收),该企业的产品用料来源于废品收购站,又是免税企业。但买进原料没有发票,按规定要到税务(国税)部门去开,税务部门要收4%的手续费,最大抵扣是10%,因此企业只得6%的抵扣,而开出发票(卖出产第2页共8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品)要交17%的增值税,企业盈利空间很小,所以企业实行二种行为:一是做不开票生意,二是到别处去买发票,但税务部门查到要处罚。请国税等部门就这一政策执行情况在化纤行业中作调研并向上反映呼吁。三、省级机关作风建设评议活动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提高评议的科学性、公正性?(一)从活动的角度看,氛围还不够浓厚。反映在两个方面:从面上来看,活动在基层的宣传影响还不够,基层的参评对象对活动的深化缺少了解的途径,影响其参评积极性。从点上来看,有推广价值的信息不多。报送信息比较积极的也就是几张老面孔,信息内容类似的也比较多。总的来说,各部门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并不高。分析一下,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1、考虑到评议结果的未知性,有些部门也不同意在此之前过多作自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