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会”说话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否则事倍功半。沉默的媛媛!刚接手这个中班的时候就听搭班的老师介绍了班级孩子的基本情况,当听到班上有一个小女孩上了一年的小班居然没有和老师小朋友说过一句话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是语言发展障碍?搭班老师说,孩子在家和家人在一起时语言沟通完全正常,在幼儿园无论老师怎么开导却始终不愿意说一句话,在家里和在幼儿园完全就是两个人。开学第一天,终于见到了这个“神奇”的女孩——媛媛:粉嫩白皙的脸庞,一对大大的眼睛乌黑闪亮,小小的身体躲在妈妈身后,惹人爱怜的“小公主”模样!我尝试着和媛媛沟通:“宝贝,老师猜你叫媛媛是吗?”小家伙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我没有吱声,我掏出小女孩都喜欢的贴花纸,“媛媛,看,老师给大家带礼物了,看看是什么?你喜欢哪一种呢”“媛媛,暑假去哪玩儿了?”“媛媛,今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媛媛,你来和小朋友一起来表演儿歌好吗?”……,一个月以来,所有的交流换来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媛媛哭了!一个月以后的一天,幼儿园门卫师傅送来了一个粉色的米妮玩具、一袋食品以及一包新买的衣服,说是媛媛的爸爸出差回来带给媛媛的。爸爸回来了,怎么不把这些礼物带回家呢?搭班老师解释说:媛媛爸爸妈妈离婚了,闹得有点不愉快,媛媛跟着妈妈,平时家人不允许爸爸看孩子。放学后,我把媛媛爸爸的礼物给媛媛带回家,可媛媛外公怎么也不肯带回去,还当着孩子的面痛斥了媛媛爸爸的总总不是,媛媛拉着外公的衣服低着头一言不发。第二天午睡的时候,我把媛媛爸爸买的米妮玩具拿给媛媛,孩子害羞的接过玩具捧在手里,睡觉的时候一刻也没松手。下午我找到了媛媛爸爸的电话准备让他把食品和衣服取回去,媛媛爸爸沉默了半天,说:“老师,能不能让我和媛媛说说话?”犹豫了一下,我还是把电话给了媛媛,媛媛听着爸爸的电话,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可很快我就发现这个沉默的“小公主”无声的流泪了!当媛媛把电话递给我之后,媛媛爸爸哽咽着请求我想来幼儿园看看孩子,但是想到媛媛家人的嘱咐时,我只能答应他尽量说服媛媛妈妈。媛媛笑了!我问媛媛:“刚才是和谁打电话的呀?”本没指望收到回答,可媛媛忽然张开口破天荒的冒出一句“坏蛋!”我一惊,你是说爸爸是坏蛋吗?媛媛用力的点点头。“为什么说爸爸是坏蛋?”小女孩又开始了沉默。我头脑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孩子的不说话会不会跟家人整天痛斥爸爸的不是导致孩子不愿在外人面前说话呢?我立刻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据有关专家观察,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产生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害羞胆怯、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过分内向、感情冷漠、游离集体、不喜交际、急躁冲动、反复无常、害怕失败、自私自利等性格缺陷。放学时,我坦诚的将媛媛和爸爸的通话以及媛媛的反应告诉了媛媛妈妈,并理性的和媛媛妈妈分析了孩子不愿说话可能导致的原因,同时将孩子爸爸的请求委婉的进行了表达。媛媛妈妈最终答应爸爸只能在幼儿园看孩子,不能将孩子带出幼儿园。第二天一早,媛媛爸爸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幼儿园,当听说媛媛在幼儿园一句话都不肯说时,孩子爸爸眼眶立刻就红了,他问媛媛:米妮喜欢吗?媛媛虽然有些腼腆但还是用力的点了点头。原来米妮是媛媛从小最爱的玩具,到哪都喜欢捧着。我们在卧室为父女俩创造了独处的机会,不一会儿,我们听到了卧室传出了媛媛清脆的笑声。接下来的几天,媛媛爸爸都来陪孩子玩游戏、陪孩子吃饭、睡觉,媛媛虽然还是不说话但她却在开心的笑着!媛媛“会”说话了!媛媛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又要出差了,出差前给媛媛送来了一只粉蓝色的米妮,并叮嘱媛媛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说说话。下午起床后,孩子们在自主喝水、游戏,忽然贝贝跑过来大声喊道:“老师,媛媛说话了!”我跑过去,孩子们一见到我立刻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师,媛媛说这个蓝色的米妮和粉色的米妮是好朋友!”我立刻抱过媛媛,问道:“媛媛,米妮都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