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主题发言努力交出文化建设的高质量答卷邗江区是扬州的主城板块,因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等称号,2017年在中国XX县区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列第26位。我们感到,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需要认真解答好四个问题:一是时代之问。面对价值多元、利益多样的新形势,如何以先进文化塑造城、引领人,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去年我们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好人馆,用百名身边典型的凡人善举教育和感染群众,短短两个月就吸引了近万人参观,刮起了好人文化旋风。这启示我们,把牢意识形态主动权、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既要旗帜鲜明,更要润物无声。近年来,我们围绕让文化无处不在的目标,一方面立足半城半乡的区域格局,初步形成现代都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文化布局,努力建设大气精致兼具、文化风情浓郁的品质之城;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以十佳勤廉标兵十大道德模范最美职工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荣誉体系,全国百佳志愿服务组织红马甲义工队、中国好人邗江团队成为大爱扬州的靓丽风景,如今干部勤政廉政、企业创新创业、百姓向善向美在邗江蔚然成风。二是百姓之问:面对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如何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两年前我到扬州高XX县区走访时,有企业反映园区缺文体设施、职工活动没处去,我们决定拿出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块,高标准建设职工文化驿站,打造了集开放式书咖、影视健身、关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如今这里成了园区职工业余活动的首选之地。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既要舍得用真金白银大投入,增强百姓获得感,也要主动接受群众点菜,赢得百姓点赞。近年来,我们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好一园、一房、一圈:一园就是拿第1页共3页出城市最金贵、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好地块,建设体育休闲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一房就是均衡布点城市书房,使之成为书香邗城的标配;一圈就是构建10分钟文化圈,实现了区镇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和五有文化广场全覆盖。此外,我们还精心组织瓜洲音乐节、阮元读书节、张若虚诗歌节等品牌活动,把文化大餐打包送到百姓身边,让群众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三是发展之问。面对经济新常态,如何以文化产业为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新增极。我区沿湖村曾是邵伯湖岸边穷得叮当响的渔花子村,这几年通过深挖渔文化,培育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了强村富民的聚宝盆,如今已成为全国最美渔村,大多数渔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我们认为,在大众消费升级的时代,文化产业就是新引擎,要用好用活文化资源,做足文化+文章,在创造作品、塑造精品、打造名品的基础上,催生新业态、形成新动能。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博会展、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构建了以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为龙头,扬子津科教园、互联网产业园、甘泉影视基地等特色园区为支撑的一核多点格局。毛绒玩具、琴筝产业是邗江的传统特色产业,但由于缺乏原创性研发设计,高端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我们大力实施文化+传统产业行动,连续多年开展全国性创意设计大赛,推动创意人才向邗江集聚、设计成果在邗江转化,并全力建设全省首家毛绒玩具特色小镇和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通过植入文化芯、融入创意魂,推动传统产业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四是责任之问。作为古扬州发祥地,如何以敬畏历史的态度,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城市文脉。我们深知,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既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负责。近年来,我们大力传承扬州文化和邗文化,建成了邗文化博物馆、打造了春江花月夜文化标识,在隋炀帝墓原址建成考古遗址公园,为扬州增添了一座历史文化地标。我们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完整保存古邗沟这一大运河源头活标本,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和263行动,在完成沿岸船厂搬迁的基础上,利用部分废弃厂房建设船舶漕运博物馆,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