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祝福》活动单学生版VIP免费

《祝福》活动单学生版_第1页
1/2
《祝福》活动单学生版_第2页
2/2
《祝福》活动单一、作家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二、鲁迅先生的小说集:1、《呐喊》,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共14篇。2、《彷徨》,《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3、《故事新编》,收入1922——1935年间所作的八篇作品,如《非攻》、《铸剑》、《理水》等等。三、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在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6号上,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四、小说相关知识介绍小说三要素: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欣赏小说的方法:欣赏小说,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方面,即欣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体味其思想内容、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而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安排,主要应掌握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的方法与切入点。欣赏人物形象,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一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欣赏小说的语言,必须细细咀嚼,细心品味,通过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整体感知:五、阅读全文,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六、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七、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哪一句是在结构上取承上启下,显示有倒叙转为顺序的?八、研读:人物形象——祥林嫂(一)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二)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三)祥林嫂的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1)自述阿毛之死(68节、78节等)提问: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写?(2)与柳妈对话(89-101节)(3)与“我”对话(5-15节)(四)总结:人物形象——祥林嫂(五)讨论: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兼次要人物分析)(1)鲁四老爷(2)四婶(3)我(4)鲁镇人的“看戏心态”在鲁镇人看来,祥林嫂最大的罪过是她是一个“回头人”(卫老婆子语),尽管她为反抗“回头”而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说她第一次来鲁镇,大家还允许她“做稳奴隶”的话,那么她第二次来鲁镇,她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了”(鲁迅语)。(5)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丁玲(6)那如何解救呢?(六)讨论: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九、归纳主题十、研讨环境(一)自然环境作用:(二)社会环境:①写了哪些内容属社会环境描写?②这样的社会环境具有哪些特点?③对表现人物有什么样的作用?④概括环境描写(祝福景象的描写)的作用十一、祥林嫂春天里死了小丈夫,春天里死了第二个丈夫,春天里死了儿子阿毛,在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至时悲惨地死去,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那么题目为什么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呢?这有什么深意?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祝福》活动单学生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