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中国古人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西方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教学其实也是问题教学法。关键之处智慧一问,确实能让人豁然开朗,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法因它最能有效地统摄师生双方的思维而成为有效教学的首选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去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目前存在于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现象:【案例1】(复习静电场3~6节时)教师在课堂上一亮相就开始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静电场一章3~6节内容,经课前复习,下面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把4个问题一股脑地说了一遍)。好,下面找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注:在听课时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记得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普遍面带愁容。【案例2】去听课时,往往会感觉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全面,回答很准确,一问才知被提问的那些学生都是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我想这样的提问结果并不能真正发现和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知识问题,也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而会使教学内容实现恶性循环。【案例3】在教学中有些当堂练习的题目,结果学生的答案与老师事先准备的不符,让其回答选择原因后老师只简单的判断其对错,而对学生回答选择该项的原因的错误之处不做任何解释、评判。【案例4】常见有的老师在讲课时喜欢这样做:自问自答后总不忘问学生:对不对?是这样吧?等等。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懂了吗?会了吗?等诸如此类的低级问题充斥课堂。或者为提问而提问,故弄玄虚,结果当然是启而不发。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不多,老师表面看还真是满堂以问题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案例5】在讲磁场练习题时,老师针对考卷内容提出问题:在解决有关磁场的计算题时,我们应该使用哪些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结果学生漫天回答。因为学生摸不清老师究竟想要自己回答哪方面的知识,题目太空太大,学生毫无头絮。有效提问意味着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问所遵循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待何种回答。提问的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如案例1中,当提出的问题比较杂而多时,可以在课前把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做成课前小练习的形式,用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完成,这样既可以避免只提问到一小部分学生,而未被提问的学生不动脑思考的现象,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也不会造成学生不知老师提的问题有哪些的情况。2、问题有价值。问题必须具有学习价值,有启发性,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在课堂上切忌提问的问题无意义,如案例4中的口头禅,既浪费时间,又易让学生产生糊弄心理。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大型的计算题,当学生想不明白时,可以通过一个个小台阶的提问帮助学生一步步找到题目的本来面目。【案例6】老师在讲一道物理题目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采用小台阶高密度的提问使本来较为复杂的题目变得简单了。题目是这样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矩形平面导线框abcd,ab长为l1,是水平的,bc长l2,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其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上、下边界pp1和QQ1均与ab平行,两边界间的距离为H,H>l2,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如图所示,令线框的dc边从离磁场区域上边线框的dc边进入磁场以后,ab边到达边界pp'之前的某一时刻线框的速度已达到这一阶段的最大什。问从线框开始下落到dc边刚刚到达磁场区域下边界QQ'的过程中,磁场作用于线框的安培力作的总功为多少?老师是这样做的:这是一道较为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