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xoy教材统计学邱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ffxx(2)•学习统计学的目的和要求:•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的方法。重点掌握抽样推断、动态分析、指数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建议教学参考书或资料:1、黄良文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陈允明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概论》,中国人大出版社;3、宋文力胡波编著《统计学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4、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gov.cn统计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第四章综合指标•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第六章指数•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抽样推断•第九章综合复习•第十章习题解答•返回第一章总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明确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等一些基本问题,重点理解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问题•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返回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返回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实践活动产生于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统计逐步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和专业。同时欧洲出现了一些统计理论著作,标志着统计学的产生。统计学产生后形成不同的学派。返回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1、政治算术学•〈1〉创始人:威廉·配第•〈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发展经济、争夺世界霸权,需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状况,于是在英国产生了政治算术学派。•〈3〉研究方法: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2、国势学派•〈1〉创始人:海尔门·康令〈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解体的时期,统治者要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情况,决定国策,在当时封建制的德国产生了国势学派。〈3〉研究方法: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述,几乎完全偏重于品质方面而忽视了量的分析。返回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1、数理统计学派〈1〉创始人:阿道夫·凯特勒〈2〉产生的背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了很大发展,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引入概率论,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3〉研究方法:用大数定律从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中寻找其规律性。2、社会统计学派•(1)创始人:德国的克尼斯•(2)产生的背景:实现了统一的德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需要掌握国内外大量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于是在德国形成了社会统计学派。•(3)研究方法:在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象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1、数理统计学这一时期的数理统计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和边缘科学,成为现代统计学的主流学派。•2、社会统计学这一时期的社会统计学也有所发展,其基本趋势是由实质性科学向方法论科学的转变,但相对缓慢。•3、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德国社会统计学的影响下,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其理论和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分析。然而由于当时国际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这些国家用武断的方法解决学术上的争议,使得统计科学没有按照科学自身的规律不断进步,因此发展缓慢。•4、中国的统计学新中国成立后,输入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进步迟缓。八十年代以后,统计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统计方法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统计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返回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一、统计学的涵义•统计资料: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用来说明事物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