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抗日战争的史实: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大会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等。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懂得任何历史观点都必须以史实为依据。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白历史的真谛应该是越辩越明。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国家民族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体会抗日军民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真正理想看待历史,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导入新课放天皇宣布投降的录音,结合书本引言,导入新课(同学们,经过8年的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让日本低下了其高贵的头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在教师指导下,唤起对抗日战争的记忆认识,快速进入本课学习。学生能带着某种爱国感情进入新课的学习板书: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问题设置(ppt)①回顾日本近代侵华的史实,给出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何还要入侵中国?资料引入:①田中奏折②20世纪20年代经济危机③英美绥靖政策材料四:国共内战在教师指导下思考日本侵华的原因?并得出答案。(①大陆政策的延续)(②经济危机的困扰)(③英美等国的纵容)(④国共内战的时机)①使得学生明确日本侵华的深层次原因。②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板书二、全民族的抗战问题设置: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待学生回答完毕,给出答案,并作必要的分析)学生阅读书本回答(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扶持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使得学生懂得研读文本,知道如何利用书本。明确基础知识要以书本为本。(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曾经对立十年的国共两党也不计前嫌走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材料研读明确两党在民明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了一起)板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资料引入①中共瓦窑堡会议②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③国民党派遣邓文仪等打探中共下落④西安事变⑤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的宣言》⑥蒋介石发表对中共合作宣言的谈话。族危机下逐步改变双方政策走到一起的史实,得出结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明确论从史出的治学态度板书中共敌后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结合学生的理解,介绍这几场战役。明确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②各会战时间③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学生找出书本上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介绍,上黑板填写。敌后战场:游击战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使得学生明确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②各会战时间③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板书三、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资料引入:①南京大屠杀图片②张纯如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调查资料③潘家峪惨案图片及介绍④七三一部队介绍问题设置:(结合学思之窗)是什么原因使得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视觉图片来深刻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思考回答预设问题,得出答案:(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明确①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用具体的史实回击日本右翼势力②法西斯主义的害人本质③正确认识历史,区分军国主义的日本和当代日本④铭记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而绝不是为了仇恨。板书:抗战的胜利(过渡: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依然在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适当讲解一些战役学生找到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的事例,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这些事例明确①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②中国军队远征滇西缅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幕③明确中华民族的坚决抵抗对日后抗战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过渡:一时期,除了中国人民在不屈不挠的抵抗法西斯外,世界各国有好多国家都在不屈不挠的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正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