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炼钢学复习重点炼钢的任务脱碳:铁中碳含量高于钢的要求脱硫及脱磷:S、P为有害元素脱氧:脱碳导致钢中氧含量升高,危害钢质量去除气体和夹杂物:H、N、氧化物、硫化物钢水升温:保持钢处于液体铁碳相图合金化:钢性能主要决定于其合金含量浇注成铸坯:为轧制提供合格铸坯“四脱”:脱C、脱S、脱P、脱氧“二去”:去气、去夹杂“二调整”:调整成分、调整温度五钢中的夹杂•钢中非金属夹杂按来源分可以分成外来夹杂和内生夹杂。•外来夹杂是指冶炼和浇铸过程中,带入钢液中的炉渣和耐火材料以及钢液被大气氧化所形成的氧化物。内生夹杂包括:•脱氧时的脱氧产物;•钢液温度下降时,硫、氧、氮等杂质元素溶解度下降而以非金属夹杂形式出现的生成物;•凝固过程中因溶解度降低、偏析而发生反应的产物;•固态钢相变溶解度变化生成的产物。钢中大部分内生夹杂是在脱氧和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按加工性能,夹杂物可分为:塑性夹杂,它是在热加工时,沿加工方向延伸成条带状;脆性夹杂,它是完全不具有塑性的夹杂物,如尖晶石类型夹杂物,熔点高的氮化物;点状不变性夹杂,如SiO2超过70%的硅酸盐,CaS、钙的铝硅酸盐等。由于非金属夹杂对钢的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炼钢、精炼和连铸过程应最大限度地降低钢液中夹杂物的含量,控制其形状、尺寸。第三章基本理论碳氧积K=PCO/(ac·ao)=PCO/([%C]·[%O])fC、fO≈1PCO≈1atm,K随温度变化小碳氧积:m≈[%C]·[%O]≈1/K≈常数碳氧积应用C与O含量的关系:实际生产中基本规律保持不变★C低O高★C高O低脱碳结果:钢水中O含量上升兑铁喷溅:[C]+[O]={CO}铁水中C含量高•开始[C]大于[O]含量时,氧的传质是限制性环节,当[C]小于[O]时,碳的传质是限制性环节,由于此时的碳含量是C-O反应中控制反应速度的限制性环节的转折值,我们称之为临界碳含量。脱磷热力学条件FeO:存在最佳值FeO对脱磷影响比较复杂FeO是脱磷的必要条件:P必须氧化脱除FeO有利于石灰熔化:促进碱度提高FeO稀释CaO浓度:FeO和CaO都是渣中组成部分★综合考虑:在R=2.5~4.0时,FeO15~20%%22350lglg24.07lg%2.5lg%%PPLCaOFeOPT磷分配系数Lp的试验测定值2525445PFeOCaOCaOPOFe脱磷热力学条件渣量:大渣量有利于脱磷在不降低CaO和FeO的前提下,降低了4CaO·P2O5浓度增加渣量措施:提高铁水Si含量强化脱磷措施:多次造渣三高一低:高碱度(2.5~4)高氧化铁(15~20%)大渣量低熔池温度%22350lglg24.07lg%2.5lg%%PPLCaOFeOPT磷分配系数Lp的试验测定值2525445PFeOCaOCaOPOFe冶炼低P钢注意的问题•(1)尽量少下渣:冶炼时P脱到渣中,钢包内加脱氧剂,钢包渣中酸性氧化物增多,碱度变了;渣中的氧也必须脱除。挡渣操作—1t钢3公斤渣•(2)尽量清理上一炉的钢包钢包自开---钢包内倒入引流砂,在钢包水口呈二层结构,靠近钢水为烧结层,下层原始层。钢包下有滑动水口(通过上下两个滑板,带动流钢口的开闭调节钢水流量),侧面有一个液压线,滑板有一定使用寿命,多5、6次,少2、3次。•(3)减少回P•引起回P的原因有熔渣碱度或氧化铁含量降低;石灰化渣不好;温度过高都会引起回P。•出钢过程中由于脱氧合金加入不当,或出钢下渣,或合金中P含量较高也会导致成品钢P含量高。二.炉渣脱硫炉渣脱硫:冶炼和精炼工序的主要手段能够反映出脱硫本质:脱硫反应是电极反应能够解释纯FeO能脱硫的现象:FeO能够提供O2-LS=0.5~1.5FeSCaOCaSFeOSCaOCaSO09847422.82GTJmol最早:目前:(FeO)与[O]达到平衡时,两式意义相同实际生产中FeO与O并未达到平衡一般认为,[O]直接参与脱硫反应(与离子理论一致)离子理论22SOSO脱硫理论分子理论脱硫热力学条件温度:实际生产中高温有利于脱硫脱硫反应是弱吸热反应:108.2~128.0KJ/mol高温改善了S的传质:即动力学作用更显著碱度:提高炉渣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