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一、统一六国1、原因:⑴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③民族基础: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④群众基础: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⑵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的实力最强;②秦王的雄才大略——广揽人才,制定正确统一方针。2、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3、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5、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④刑法严酷。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注意: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是否有利国家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反抗外来侵略。四、评价请始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二、康熙帝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影响):1、平定“三藩”之乱:影响:(1)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2)巩固了中央集权;(3)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2、统一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影响:(1)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2)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巩固了海防。3、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影响:(1)消除了西北边疆的分裂状况,维护了国家统一。(2)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促进了地区的发展。4、加强民族团结1、对汉族(1)措施:崇儒尊孔,恢复科举,延揽汉族文士。(2)作用: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尊重喇嘛教。——加强对西藏和蒙古的管理。三、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和历史影响1、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安宁。四、评价康熙帝⑴功绩:即上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⑵消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分析。政治: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发展;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