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趣味画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纲要》中指出“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然而在组织小班幼儿开展美术活动中,我发现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不敢”动手,“懒得”动手,“无从下手”,这大大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而所谓的幼儿趣味画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绘制出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又极具幼儿个性特色的绘画作品。它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教学,首先是绘画工具多样化,其次是绘画材料不同,另外,表现技法也不同。它改变了原本绘画教学就是单纯地“画”教学观念。此活动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让幼儿通过自我学习的过程,体验、感知、猜讲趣味画,产生探究、讲述的兴趣。在活动中注重过程,而不片面强调活动的结果。既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力,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于趣味画极具趣味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尝试以趣味画为载体,通过对趣味画种类的探索、工具的运用、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等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学学玩玩中激发美术灵感,提高观察力、审美、创造等能力,达到学知启智的效果,并从中体会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一、探索趣味画的种类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趣味画能艺术性地再现生活情趣,它分为许多种,如印框添墨、敲洒、吸附、流淌法、滴洒、撞挤法、吹制法、染、刷、刮印、手印画,布贴画,纸印画,黄瓜印画,吹泡画,剪纸画、木屑画、粉笔画等等,这些都属趣味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理发展特点,我们经过实践教学,认为下面几种趣味画的种类比较适合:趣味画类型活动内容印画类《蔬菜印画》《积木印画》《纸团印画》《手印画》流淌画法《瀑布》《小河》《下雨了》《滑梯》《豆芽》滚珠画《漂亮箩筐》《路》《花手套》《裤子》《滚球》毛线拖画《动物走路》《散步》《彩虹》《彩色的路》吹画《梅树》《烟花》《小草》《风来了》《小鱼》撕贴画《面条》《帽子》《围巾》《裙子》《苹果》刷画《捉迷藏》《卖菜》《藏东西》《魔纸》《会变的桶》沙画《饼干》《花儿》《小山》《树林》《草地》点画《小蝌蚪》《彩色珠》《项链》《下雨啦》《小花》棉签画《脸谱》《菊花开》《兔吃青草》《金鱼》《太阳光》这些种类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又富有新意,对小班幼儿来说简单易操作,是孩子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二、趣味画材料的提供刺激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而在趣味画中我们能充分挖掘孩子生活中较熟悉、孩子喜欢的材料作为作画工具。例如:为幼儿提供各色的剪成条状的皱纹纸,让幼儿揉成团进行粘贴、装饰绘画作品;提供各种形状的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各种大小的珠子放在各种容器里让幼儿进行滚画;提供毛线进行拖画活动及让幼儿进行粘贴画;提供吸管让幼儿进行吹画;提供棉签、各色颜料让幼儿进行点画、涂色等。又如在滚画活动中,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珠子及容器,在容器里放进一张白纸,将蘸了颜料的珠子放进容器里,幼儿手拿容器左、右、前、后进行摇动,白纸上就会出现各种线条或图案,而且色彩丰富美丽,接着有的幼儿还用皱纹纸揉成团在纸上进行粘贴,用棉签或油画棒在纸上添上几笔,就变成了花园、七彩小路、花布、手帕、小鸡躲雨等一幅幅栩栩如生、有趣的作品,孩子们兴致极高,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露出喜悦、成功的笑容。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继续作画。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学习的动机都是从兴趣出发,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学习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地把自己感受到和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