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合唱教学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21世纪的初中生,整天嘴里哼的是流行音乐。社会上的这些流行音乐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无暇顾及一些优秀的中外合唱音乐。他们只喜欢流行乐、摇滚乐,长此下去极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提高初中合唱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注重合唱欣赏,激发学生合唱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都能转化成为激励他们学习的动机。兴趣也是培养学生上好合唱课的前提,只要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他们就能认真、自觉地唱好唱准每一个音符,并且注意声部间的和谐,尽力表现合唱作品的音乐魅力。有经验的老师在合唱教学中往往借助一些短小精悍、美轮美奂的中外优秀合唱曲目引导学生欣赏。在细细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表现能力。如在教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并制作了ppt,让学生熟悉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欣赏百名歌星群唱的《让世界充满爱》,当歌曲合唱部分呈现出来时,同学们竖着耳朵,屏气凝神,细细聆听。接着,我又让同学们欣赏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手拉手》。课堂气氛也随之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特点和主题思想,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两首歌曲所要共同表达的人们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心声。最后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分声部学唱这两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此时的音乐课堂,同学们已纷纷进入歌曲意境,并从合唱曲目本身体会到了合唱的艺术魅力,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合唱的浓厚兴趣。二.训练节奏音准,奠定学生合唱基础要唱好一首合唱曲就必须要有统一的节奏和准确的音高。但现在的初中生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是先天性的五音不全,有的是后天缺乏训练。要在教学中进行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唱音不准,节奏不稳的学生大有人在。作为音乐老师应当改变原有的用琴带,跟琴唱的传统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因势利导。1.训练学生音准平时要多注重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从听音、辨音练习开始,先听辨单音,再听辨简单的和声,最后听简单的和声练习曲。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唱的练习,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用“啦”、“ma、me、mi、ma、mu”等模唱,渐渐唱出唱名和旋律。由听到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对各种音程之间的音高距离便有了比较固定的感觉,心里也就有了音高的概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准水平。2.加强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节奏不稳的毛病,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和节拍感,对于合唱教学也很重要。我在基础训练中,我首先把千变万化的音乐节奏分成几类。让学生了解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不同的强弱规律,再让他们用学生拍手,跺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声部节奏训练。从单个简单节奏过渡到简单的组合节奏的练习,最后让学生分声部拍出各自声部的节奏。以上音准与节奏训练,克服了学生盲听盲记想象,做到手、脚、脑、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唱、模仿等有机结合,使同学们受益不浅。三.加强气息控制,注重科学发声方法在歌唱中,气息的控制非常重要。它是歌唱训练的根基,要经常不断的进行呼吸训练。不要认为只要让学生张开嘴巴,该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应掌握科学的气息控制方法。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我会让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作“吹乒乓球”训练:也就是假设面前有一个玻璃杯杯口立着一个乒乓球,要求学生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吹出,不要把球吹跑。学生的气息控制的越长越好,然后假设逐渐把杯子移远进行练习,让学生感觉到气息越来越深;还可以做“闻花香“的深呼吸练习。“闻”的时候尽量将气息保持住,吸一点、再吸一点、深吸一口……最后将气吐尽。每次做至少15分钟以上的气息练习,坚持下来,真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不要出现提肩、提气的坏习惯,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