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今年3月以来,按照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们在全乡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目前,农村348名党员中,有171名无职党员已全部上岗履责,占无职党员总数的64%。几个月来的实践表明,设岗定责建立起了一个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条件下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党员发挥作用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新路子。具体做法徐木乡有农村党员348名,其中没有担任村组干部或从村组干部岗位上下来的无职党员267名,分布在14个农村党支部,占党员总数的76.5%。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历史条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乡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党员中多数年龄偏高,文化偏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较为吃力,加之社会转型,思维观念多样化,给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导致许多农村无职党员疏于教育管理,缺乏党员意识,行同一般群众。为此,我们把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重头戏来抓,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入手,及时召开党委会和支部书记会,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制定了实施方案,下派了工作指导员,并坚持定期检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工作中我们本着“立足乡情,因村制宜,因人设岗,以岗定责,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了《徐木乡村级现状摸底表》、《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摸底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登记表》、《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情况登记表》,坚持每张表的填写必须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确保每阶段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坚持民主推荐与组织审定相结合,注重因人制宜,务求实效,第1页共5页通过推荐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引导履岗、考核评岗五个环节达到上岗履责的目的。三是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明确上岗党员的职责。如勤劳致富岗要求党员掌握二至三门实用技术,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致富;社会治安维护岗要求党员对本组村民进行法制及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能依法或按照村规民约调解和协助处理本组治安问题,协助村委会调解本组及跨组民事纠纷。同时强调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是村级工作的有益补充,不能代替村组干部行使职权,村组干部也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推给上岗党员。四是为加强对上岗党员的管理,我们在制定岗位职责的同时,建立健全了上岗党员履责情况汇报制度、完成任务情况公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考评制度。在考评中我们坚持每半年对上岗党员进行一次考核评议,把考评结果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对每年履岗行为评定中两次是不称职的党员,年度民主评议为不合格党员予以处置,并及时调整岗位。在考评方式上因村而异,像朱家湾村由党支部、村委会、群众代表组成考评组,采取党员个人述岗自评、民主测评、考评组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老庙村坚持由全体党员、群众代表民主讨论和支部审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均取得显著效果。五是在工作中做到了设岗定责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党员教育发展管理相结合,与培养后备干部相结合,与“两个示范”、“双向培养”工作相结合,与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解决农村热难点问题,为民办实事、谋好事相结合,切实使设岗定责工作落在实处,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初步成效我们通过设岗定责工作,建立起了一个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激发了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一改过去党员有事不便管、有劲使不上的情况,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是块钢,越用越发光”。171名农村无职党员履行职责的自觉行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第2页共5页一是为组织农民奔小康开辟了一条好的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主动顺应群众的需求,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