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第三课时楞次定律高二物理组方效夷演示一、为什么在线圈内有电流?二、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三、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两个因素:1.原磁场的方向2.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问题:G_++_G_++_用试触的方法确定电流方向与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结论:电流从电流计的正接线柱流入,指针向正向偏转,电流从电流计的负接线柱流入,指针向负向偏转NSN极向下插入拔出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逆时针顺时针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增大减小原磁场方向向下向下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向上向下NS_+_+SNS极向下插入拔出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顺时针逆时针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增大减小原磁场方向向上向上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向下向上SN_+_+GNSGSNGSNGNS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逆时针顺时针顺时针逆时针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原磁场方向向下向下向上向上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向上向下向下向上思考:感应电流方向有什么规律?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楞次定律在下面四个图中标出线圈上的N、S极GNSGSNGSNGNSNSNNNSSS移近时斥力阻碍相互靠近移去时引力阻碍相互远离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导体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体间的相对运动楞次定律表述二:“来拒去留”楞次(1804~1865)俄国物理学家。1804年2月24日生于德尔帕特(今爱沙尼亚共和国的塔都)。1820年入德尔帕特大学;在大学二年级时由校长推荐参加1823~1826年“企业号”单桅炮舰的全球考察旅行;他设计了海水测深仪等仪器并卓越地完成了海上物理考察,1834年起当选为科学院院士;1836~1865年任彼得堡大学教授,1840年任数理系主任,1863年任校长。其间还在海军和师范学院任教。1865年2月10日在罗马逝世。楞次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当时已有许多便于记忆的“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右手螺旋法则”等经验性规则,但是并没有给出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一般法则。1833年楞次在总结了安培的电动力学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后,发现了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这一结果于1834年在《物理学和化学年鉴》上发表。楞次定律说明电磁感应现象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例题:如图,当线圈远离通电导线而去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IABCD远离原磁场方向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向里减少向里A-C-D-B●运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1、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原磁场方向2、判断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如何变化3、由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原磁场方向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向外增加向里D—C课堂训练1、如图,导线AB和CD互相平行,试确定在闭合和断开开关S时导线CD中感应电流的方向。ABSCDG研究对象:上边的闭合回路2、如图所示,当条形磁铁突然向闭合铜环运动时,铜环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怎样?铜环运动情况怎样?课堂训练原磁场方向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向左增加向右前后顺时针铜环向右运动研究对象:铜环3、如图,在水平光滑的两根金属导轨上放置两根导体棒AB、CD,当条形磁铁插入与拔出时导体棒如何运动?(不考虑导体棒间的磁场力)ABCD插入时:AB、CD相向运动拔出时:AB、CD相互远离课堂训练4、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水平放置,金属圆环环面水平,从条形磁铁附近自由释放,分析下落过程中圆环中的电流方向。课堂训练逆时针逆时针1、楞次定律的内容: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课堂小结:2、楞次定律中的因果关系:3、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意:ΔφI感B感产生阻碍不是阻止;可理解为“增反、减同”,产生“结果”反抗“原因”4、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1)明确穿过闭合电路原磁场的方向。(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5.楞次定律说明电磁感应现象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二右手定则1.判定方法: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