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调研报告一、我县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优化整体结构,把好选人用人的入口关。选人用人是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首要环节。我们坚持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适,保证高素质进人。根据组织部门的职能任务和空缺岗位的素质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以职能定素质、以岗位定条件、按照素质和条件选用优秀人才的原则,去年以来,我们采用定期试用、择优选调的办法,为6个业务性较强的岗位,新补充了8名学历层次高、知识功底好、有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其中副科级干部2名、科级以下工作人员6名。同时,注重了文史、经济、法律等各类专业人才的搭配,努力做到优化组工干部队伍的专业和知识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二)狠抓学习培训,提高组工干部的“五种能力”。强化学习是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我们要求全体组工干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学习当作提高能力和做好组织工作的第一要务,养成自觉学习、互相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是成立全县大组工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各党委党务副书记和组织干事纳入组织部统一管理,每月确定1-2个专题,采取开办“专家课堂”、“部长党课”、电化教育和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政策理论、业务能力和新知识的强化培训。目前,已集中学习10次,确定专题14个,其中,开办“专家课堂”3次,部长上党课4次。二是实行周三集中学习日制度。围绕保持组工干部的先进性和提高组工干部的理论水平,采取组工干部轮流主讲制,认真组织好了每次的集中学习,深入开展了以“学党章、学理论、学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三学”活动。同时,通过召开专题性学习研讨会和开辟“理论学习园地”,交流学习心得。三是推行组工干部跟班学习制度。对在县委党校举办的外经贸知识、农牧业科技知识、企业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培训班,每次都安排1-2名组工干部跟班学习。力求通过强化培训,做到一专多能,完善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把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四第1页共9页是开办组工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夜校”。县委组织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了严密的实施方案、学习计划和考勤制度。在培训时间上,每周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在培训内容上,围绕“理论指导,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促进工作”的基本思路作出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涉及组织工作业务、经济、科技、法律、公共行政管理、现代科技技能等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急需掌握的知识;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外请专家、教授XX县区直有关单位领导集中授课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为确保学习效果,县委组织部还实行了月考通报奖惩制度,即每月对所学内容组织一次闭卷考试并通报成绩,成绩超过90分一次,岗位考核奖1分,一次不及格扣1分,岗位考核情况直接与年终评先评优和福利挂钩。“夜校”开办以来,部机关干部刻苦学习蔚然成风,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明显提高。五是充分发挥老同志言传身教和网络教育的优势。县委组织部积极邀请部里的2位离退休老干部和曾在组织部门工作过的同志不定期为组工干部讲业务、讲方法、讲经验、讲重点环节、讲主要关系,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同时,还充分利用每个科室均有微机上网的优势,要求组工干部每天浏览2-3个党建网站,选读一篇好文章。年底,结合学习和工作实践,写出2篇以上的调研文稿。(三)加强实践锻炼,实行多岗位轮岗交流。实践锻炼是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组织部门任务重、工作量大、要求严、标准高。对此,我们要求组工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实践锻炼,认真负责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结合工作需要和组工干部的素质特长,认真开展了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进行多岗位锻炼提高。一是有计划地组织组工干部参与党委和政府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上经受锻炼和考验。二是选派了一批组工干部到乡镇、村居、企事业单位的基层一线挂(任)职,参加全县的城市解困和农村扶贫工作,丰富工作阅历。三是积极为组工干部外出对口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