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治长》1.原文:公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姑娘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2.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译文: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不会倒霉;国家混乱时,不会坐牢。”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3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怎麽会有好品德?”4.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译文:子贡问:“我怎样?”孔子说:“你啊,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问:“什麽器皿?”答:“琏瑚。”5.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译文:有人说:“仲弓有仁德但没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麽?善于辩驳的人让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有仁德,要口才干什麽?”6.原文: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译文:孔子要漆雕开当官。漆雕开说:“我还没自信。”孔子听后很高兴。7.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8.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译文:孟武伯问:“子路的品行到达了仁的境界吗?”孔子说:“不知道。”又问。孔子说:“子路可以做大将,不知他仁否。“冉求怎样?”孔子说:“冉求可以当市长,不知他仁否。“公西赤怎样?”孔子说:“公西赤可以当外长,不知他是仁否。”9.原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10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麽,我信什麽;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11.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译文:公冶长:孔子说:“我没见过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麽能坚强?”12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13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译文: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老师有关本性和天道的理论,不是光靠听就能理解的。”14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15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孔文子凭什麽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16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译文:孔子评论子产:“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行为谦逊,尊敬上级,关心群衆疾苦,用人符合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