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行政建设思考经贸部门、经贸干部是执政党执政主体的一部分,做好经贸工作,提高经贸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能力,是我们党执好政、掌好权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经贸部门应结合工作职能的转变,注重引导经贸部门机关干部树立六个意识,锤炼六种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贸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一、强化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经济形势的能力“负责监测、分析近期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是经贸部门重要的职能之一,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经济形势是做好经贸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经贸干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首先,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对经贸发展的影响。引导经贸干部既要正确把握大政方针,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对宏观调控带来银根紧缩、土地紧控、成本增大等问题,与企业一道商讨,帮助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要引导经贸干部正确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调整的大背景,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对本地的实际进行科学调查与深入分析,吃透当地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等,适时提出对策。指导引导企业优化提升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其次,主动迎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展开,为**参与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要组织经贸干部认真分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优势所在,唱好“绿、旅、新”中经贸戏,努力打造“电线电缆城”、“童装城”,建设汽车配件、精细化工加工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第三,把握好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是南接北联的战略通道,注意按照市委、市政府“南接北联,重在北联”的部署,组织经贸干部加大对长江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研究,适时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江浙等地的客商在我市投资,积极迎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我市工业整体实力和水平,增强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第1页共8页二、强化发展意识,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发展是党一切工作的主题,促进发展是党一切政策的根本目标,发展成就是党执政的基本绩效。**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短腿问题十分突出,内贸流通工作也相对滞后应引导经贸干部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首先,突出抓好产业规划与实施。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企业产业升级,是经贸部门重要职责。针对我市基本上属于一种“自然演进”的工业化问题,经贸部门应在“政府强势,产业导向”上做文章,明确加强工业内贸中近期规划研究和制定,将其作为转变经贸部门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任务,也作为培养经贸干部发展经济能力的重要途径。组织经贸干部做好对经济战略、支柱产业、行业规划、政策服务的研究和具体实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着力培育七大产业集群。认真贯彻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各类要素向特色产业集聚,加快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全面推进闽北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培育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纸制品、精细化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及纺织服装等七个产业集群。经贸部门要通过深入扎实工作调研,提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单体优势转化为产业整体发展优势,力促形成配套生产、集约发展的产业集群。再次,深入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经贸委(局)作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项目带动是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抓招商引资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引领项目多少也是检验工作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应引导经贸干部牢固地树立“抓发展是硬道理,抓项目是真功夫”,的意识,把创业竞赛立足点放在抓引领项目上。注意招商的实效性,研究招商方向、招商方式、项目策划、责任落实和激励措施,在机关形成人人争相引领新企业、新项目的局面。最后,全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市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工业已成为我市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抓手,要把支持非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