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案例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然而,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是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的。因为后进生虽不多,但处理得不好的话,却对班级的建设消极影响极大。他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孩子,但是胆子却不小,课堂上,课堂外,总能看到他调皮的身影。可是对于学习,他的积极性是有的,可惜收获却不多。成绩总是很靠后,这让我对他很是担心。于是开始特别留意他,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这个孩子挺聪明,只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低,没有学习目标,上课虽然能够认真听讲,但是不会听课,不能很好的抓住重点来听,作业能够按时完成,可是质量不高。孩子的母亲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为此也很苦恼,毕竟四年级属于中年级后段,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会掉队。于是我们一起商议了一下,决定采取以下方法帮助他:首先:给他加油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就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后进生往往有两种矛盾心理:一是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们,二是他们也有自尊心,也想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针对后进生这一心理特点,我采取的做法是:向同学了解,掌握他们过去的思想发展变化过程;向班上和他们要好的同学了解,掌握他们不易被人发现的种种心态和表现;向他本人谈心了解,掌握他现实的内心思想状况;向家长了解,掌握家庭教育的情况。在了解他们的同时,决不能歧视他们,而要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对他们多尊重,多增加“感情投资”,促进后进生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增强转化的信心,打好转化的起点。其次,补缺补差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会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最后,适当减负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用意是好的,可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在我们的商议下,给孩子暂停一些,让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能够体会学习的乐趣,最终爱上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进步是明显的,虽然还有些反复,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随着对学习的掌握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会愿意主动学习的。我希望我的这个小花园里的每一朵小花,都可以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