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学设计我说课的题目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我的说课分课标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体会六部分:第一部分: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洛伦兹力,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根据课标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A、会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B、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C、知道电视显像管的基本构造以及它工作的基本原理。(2)过程与方法:A、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形成洛伦兹力的概念B、通过探究明确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微观与宏观),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断C、通过思考与讨论,推导出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F=qvBsinθD、最后了解洛伦兹力的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磁偏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推理;B、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确定本节的重点是:1、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2、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难点是:洛伦兹力计算公式的推导第二部分:教学资源:1、教材资源:我使用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五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本节课既是安培力知识的延续,又是为下一节《电荷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在以后的力学综合问题中经常会涉及到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等其它力的综合。在近两年的高考中都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可见其重要性。2、生活资源: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管、感应圈、学生电源、蹄形磁铁,使学生领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3、网络资源:通过网络上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理解新知识,使学生知道网络上不只是游戏、聊天⋯⋯也有许多对我们自身发展有用的东西。第三部分:学情分析:(1)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对安培力有深刻的认识,知道其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计算,所以我采用比较的方式来突破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这一重点。在推导出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后再用比较的方式将公式推广。(2)在能力上:学生对宏观与微观的联系的理解比较困难,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为攻克这一难点,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搭梯子,创设问题情境来解决。为了达成本节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我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第四部分:教法和学法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及所学的知识进行质疑→通过探究→来解疑,经历多次的比较,使知识得到理解;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这样设计符合新课改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五部分:教学过程由于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联系实际照应开课(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五)课外探究发散思维(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两部分引课,首先播放极光的影像资料,(提出为什么从宇宙深处射来的带电粒子会在地球两极上引起极光呢?)然后,我展示生活中电视机的显像管(提出显像管中电子只是细细的一束,为什么能使整个屏幕发光?)指出解开这两个问题的钥匙就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这个力我们把它称之为洛伦兹力,引入本课。这样设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宇宙的秘密比较向往,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比较关注,容易把注意力从课下转到课上来,原因之二隐藏了问题的答案,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打下伏笔。原因之三是新课标提倡物理要与生活生产相联系,这和新课标的精神相吻合。(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新知识一:洛伦兹力的方向为突出这一重点,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我演示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v、B、偏转方向的关系,根据演示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探究用什么方法能直观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教师根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