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连城县初中校长会交流连城县林坊中学谢济勇我校以“以人为本、以德立校、质量兴校、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实现农村“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教师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一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初中“四率”评估先进学校(农村组第一名)、县第十一届(2009——2011年度)文明学校、县“平安先行校”、县初中教学教研工作考评一等奖、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县第十六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男子B组、女子B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乡先进单位等荣誉。112名学生参加中考,32名学生上一中统招线;连城一中招收的六名特优生,其中第一、三、六名被我校学生获得。现将我校2011—2012学年教学教研工作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一、以考评方案为依据,努力提高过程管理力度。为激烈教师,学校出台教师教学工作考核量化细则,采用百分制考核,把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分解,包括了教学工作量、编写教案、授课情况、作业批改、教学成绩、公开课、指导学生获奖、辅导差生、课外活动、参加县、片区及学校教研教改活动情况、论文撰写、指导教师、班主任工作、进修培训等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恰当的权重,赋予了相应的分值。并从上、下两学期的教案评比、作业批改检查、县统考或中考成绩、学生问卷调查评价得分、师徒合同、教师奖惩、学科竞赛、论文汇编、岗位练兵、代课情况、上交材料等过程性材料作为评分依据这样就把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和过程细化、量化,以便能更加科学、客观和公正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量化考核不仅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使教学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二、以精细化为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效益。扎实抓好常规,认真落实“三长进课堂”和“教学五评”活动。我们要求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全面关心教学工作,尽力服务于教学。他们经常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学校课堂教学情况,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落实听评课制度,我们提高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听课的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带着问题意识和研究心态进入课堂,在听课中发现问题,在听课中研究教学,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将其作为教研教改的课题,组织教师共同探究、改进教学,同时听课范围不少于五个科目,每周要在不同层面开展一次针对性较强的评课活动,并把每学期听课的节数和教学常规考核挂钩。我们还加强对各类考试的管理,规范考试与阅卷。各类考试,我们通过教工例会对教师监考培训,利用学生集会进行考风、考纪教育,严肃考风、考纪,实行单人单座。对于那些考试中违纪、作弊的学生我们给予了严肃处理,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教师阅卷的管理,各年段采取流水阅卷,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抓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加强了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用教研组工作考核来带动教研组建设,用岗位大练兵来提高教师素质。每周教研组活动确立一个专题进行研讨或教研教改探讨,促进各教研组形成浓厚的教研风气,努力在全校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为内容的教学研究氛围。让教师真正懂得“真减负、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品德、重实效”的含义。针对我校教师的现状,我们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各教研组内指定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有强烈责任感、教学上有成效的市、县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努力通过他们的传帮带,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还让青年教师承担一些县级、片公开课,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四、以课题研究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素质。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形式。抓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