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高中学习困难生问题的研究课题负责人路亚丽负责人所在单位襄阳市二中邮编、电话44100018986386778填表日期2013-6-23《高中学习困难生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许多班级,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上课多数内容听不懂跟不上,或者多数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作业总不能高质量完成,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他们从不举手发言,考试分数永远垫底,收获的永远是差评。他们得不到太多关注,却每天都收获着不同形式的差评——听不懂的课、老师的批评、错误连篇的作业、不堪入目的考试分数。他们默默地承受着歧视与不公,例如:有些老师根据成绩排座位,给学优生更多的关注与教育资源,这些不但消融了他们的自尊,也磨蚀了他们上进心。有些孩子,甚至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个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自我价值观、情感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十二年这样的状态足以毁灭一个人的全部斗志,破灭他成才的全部期望。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常常口头上划定的“差生”,以下我们将称他们为“学习困难生”。在国内外特殊教育领域,对学习困难生的定义是有较大出入的。但是,至少国内外公认的学习困难生的基本特点是:在智力、身体健康、所受教育等基本方面均正常而学习出现明显困难者,称作学习困难生。造成学习效果低下,一方面可能是智力偏低(但属于正常),另一方面则可能是非智力原因。目前我们研究的学习困难生外延更小,仅指可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通过师生改进教、学活动,获得学生的学习成功。这类学生的比例可能占学生总数的8%至25%。我校虽然生源充足,但生源质量差,每年有大量学业成就极低的学生入学,近三年入学时的中考平均分都在300分左右(总分600分),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为学习困难生,入学时,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对人生悲观,对前途迷茫。学习困难问题困扰着他们也困扰着老师们,这些学习困难生成为了本课题实施的重要资源。二、选题意义及价值当一个学生沦落为学习困难生时,他们的心灵一定是痛苦而矛盾的,他们曾经甚至常常下决心好好表现,做一个优秀的人,但是一些因素阻碍了他们。老师或者家长总是用“没有毅力”、“性格顽劣”、“厌学”等等理由呵斥他们,同时也给自己推卸责任,很少有人真正去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哪些因素阻碍了他们?他们其实比学优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指导。当一个学生成为了学习困难生,带给他的影响不仅仅是“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这样浅表性的恶劣后果。背上“学习困难生”的称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认识,阻碍了他们正确的情感道德观的形成,使他们出现自卑、消极、抑郁等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产生仇视社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学习困难生”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帮助实际就是教育扶贫。这种教育扶贫不仅可以帮助这个群体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及交往能力,而且本课题研究对于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情感道德观,预防青少年犯罪也有着重大意义。我校在转化学习困难生中,将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在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从而学会自尊。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他们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能够有自我培养的可能,能进入智慧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教育使学习困难生有了自我正确的认识,自我肯定,更进一步做到自我激励、自我培养。最终树立信心,成人成才。三、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目前省内外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对高中生学习困难的研究以学科研究居多,综合研究较少。由于导致高中生学习困难的因素十分复杂,需要考虑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上高中学习节奏快,高考压力大,许多重点名校都以精英教育为主,社会对高中的评价往往以高考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便得高中的学习困难生问题成为许多学校不愿面对甚至试图遮掩的问题。我校选择这个课题是希望认真落实省厅关于维护教育公平的规定,使教育真正能够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四、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