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33-34页。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考虑到2,5的倍数特征的相似性,5的倍数的特征相对较为明显,教科书先安排学生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再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明确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为此,教科书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尝试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第二个问题验证5的倍数的特征的正确性;第三个问题尝试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第四个问题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2、5倍数的特征,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总结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探索和发现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难点:灵活运用2,5的倍数特征以及奇偶数概念进行综合判断。教具学具:百数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进而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三、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四、奇数、偶数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五、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五、数学游戏: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六、思考: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特征是什么?七、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