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一).合理安排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美国诗人惠特曼写了一首诗叫《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最初看到的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最初看到的是优秀和经典的书,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想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话,父母每周可以为孩子专门安排用于阅读的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好时间,利用午休或晚饭后睡觉前的时间都行。幼儿和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时间为20分钟,三、四年级的孩子读半小时,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读40分钟。双休日和假期阅读次数可以长频繁一些。贵在坚持,21天可以养成一种习惯。如果有一天孩子提醒你“读书时间到了”,说明生物钟开始起作用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已初步养成;如果孩子把阅读看的和刷牙洗脸一样自然,不再需要提醒,那孩子的阅读习惯就真的养成了。(二).先从孩子最喜欢的书入手喜不喜欢阅读,善不善于阅读,与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应该从孩子最喜欢的书籍入手。比如说,你的孩子比较喜欢科普读物,你就可以先让孩子多读科普类书籍,让孩子从中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的欠缺,这时家长就要及时引导孩子从别的类型的书中去汲取知识,来补充知识上的欠缺。(三).给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哲学家波普尔的父母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的家里,除了餐厅外,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书。在一间特大的藏书室里,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比如在孩子的床头,学习的桌面、茶几,甚至是卫生间等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有意多摆放一些适合孩子读的书籍,让孩子随手就可以拿起一本书来读。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的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要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家长就应该经常领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教给孩子买书或借书技能,让孩子养成定期买书或借书的好习惯。书店、图书馆可以给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可以让孩子体验“窃读”的滋味。经常光顾书店的家长一定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许多孩子在书店里捧着书,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索性坐在地上,他们读书的姿势各不同,读书的样子却一样专注。如果你的孩子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一定会主动加入到读书者的行列中去。读书需要氛围,读书会被感染的。如果你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你的家人,你身边的好朋友都会被你感染的。孩子如果从小在读书的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你说他能不喜欢读书吗?(四).家长要给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专家建议父母应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看书,给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家长要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积极帮助孩子选择优秀的图书。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有所差异,3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图画书;3~6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的图画书;7~10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10~13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岁的孩子爱看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0~12岁是形成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亲子阅读是现代社会提倡的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就是指父亲或母亲和孩子一起读书,也可以由父亲或母亲读书给孩子听。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读书时,可以让孩子靠在自己的怀里,或着和孩子面对面,让孩子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亲情之中,这不但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