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睢县高级中学09-10学年度下期高二段考物理试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以下每个问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者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述关于电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空间某处有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形成电磁波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有磁场C.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D.电磁波的理论在先,实验证明在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B.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C.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3.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运动时,也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4.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命题人:李仲旭AB在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1t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2t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C.温度从1t升到2t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4D.温度从1t升到2t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25.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左图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5mx和4.5mx,P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为红光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C.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D.在玻璃中从a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7.如图所示是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B.双缝1S、2S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C.当1S、2S发出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的1.5倍时,产生第二条暗条纹.D.当1S、2S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长时,产生中央亮条纹.8.太赫兹辐射(1THz1012Hz)是指频率从0.3THz到10T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区域,所产生的T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4.4THz的T射线激光器,从而使T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关于4.4THz的T射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在真空中的速度为83.010m/sB.它由真空进入水,在水中传播时其波长变短C.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D.它的衍射现象比可见光的强9.一质点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位置,在y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0.3s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1s后的波形图是下图中的()10.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双缝与屏间的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