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碳元素游离态化合态碳单质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O、CO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氧化物)(酸)(盐)石墨金刚石C60金刚石晶体石墨C60分子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C20C40C70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石墨、C60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况)2、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4、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5、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交流·研讨】物质金刚石石墨C60结构物理性质用途相互关系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由正六边形构成的平面层状结构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排列而成的足球状分子无色透明晶体。硬度大,不导电、不导热深灰色不透明片状固体,质软、有润滑性、能导电导热灰黑色固体。质脆、几乎不导电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新型的催化剂或催化剂的载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1.研究对象:2.条件:3.性质不同:如: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白磷(P4)和红磷(P)是磷的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定义:单质同种元素组成主要指物理性质【知识·链接】昂贵的实验164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院的院士们为了研究红宝石和金刚石受热后的稳定程度,把两者同置于一个加热容器中燃烧,当“白炽化”时,红宝石毫无变化,而金刚石却不见了。院士们也说不出其究竟来。1779年,又有几位意大利科学家由凸镜聚焦镜在太阳光下聚焦到金刚石上,结果金刚石化作一缕黑烟。这件事轰动了科学界,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发现,并引起争论。1782年,法国的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一篇研究报告说:“金刚石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要十分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也许,这个问题甚至永远无法回答出来。”名人的预言,使后来者望而却步。1797年,英国的钱南作了一次关键性的实验,他将一颗纯净的已知重量的金刚石放在一个充满氧气的金质密封筒中任其充分燃烧完毕,最终得到二氧化碳气体。据此,钱南果断地说:“金刚石是由碳组成的,只不过这种碳比煤炭(或石墨)要纯净得多。”为了进一步证明,他又测定了CO2中碳的重量,与原来金刚石的重量相等。后来,法国化学家摩尔沃又从钱南的实验中得到启发,将一颗金刚石通过实验手段转变成石墨。金刚石是碳组成的结论也就确切无疑了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大理石(CaCO3)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菱锌矿(ZnCO3)菱镁矿(MgCO3)菱铁矿(FeCO3)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色态水溶性白色粉末苏打或纯碱小苏打都溶于水,但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碳酸钠>S碳酸氢钠已知:20℃时,S碳酸钠=21g、S碳酸氢钠=7.8g则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有何现象产生?现象:溶液变浑浊(因为碳酸氢钠过饱和析出)白色细小晶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探究碳酸钙的化学性质①能与酸反应②煅烧会分解推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与酸能否反应与碱能否反应与盐能否反应加热能否分解如何验证?物质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CaCl2澄清石灰水NaOH用途CO32-+Ca2+=CaCO3↓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不反应CO32-+2H+=H2O+CO2↑HCO3-+H+=H2O+CO2↑CO32-+Ca2+=CaCO3↓不反应HCO3-+OH-=CO32-+H2O稳定,受热不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盐酸热稳定性Ca2++OH-+HCO3=CaCO3↓+H2OCa2++2OH-+2HCO3-=CaCO3↓+H2O+CO32-制玻璃、肥皂、造纸等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Na2CO3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1、Na2CO3与盐酸的反应:(1)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有气泡产CO32-+H+=HCO3-HCO3-+H+=H2O+CO2↑(2)向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现象:立即有气泡产生CO32-+2H+=H2O+CO2↑2、NaHCO3与盐酸的反应:现象:立即有气泡产生HCO3-+H+=H2O+CO2↑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装置:⒈Na2CO3转变成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⒉NaHCO3转变成Na2CO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