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校风:求真向善明德务实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了解微粒有以下基本性质。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3、会用微粒观点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会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化学。【学习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习难点】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课前预习】1、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2、在远处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说明构成花香的微粒在。3、用一支医用注射器,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小孔,可将栓塞慢慢推入,松开手栓塞又回到原处,由此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如:金刚石由构成,食盐(氯化钠)由构成,干冰由构成。【学习过程】一、组内助学,小组展示:预习思考题二、精讲点拨课本P62图3-1活动一:课本P62图3-1说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活动二:填写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填“变色”、“不变水使无色酚酞变色1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校风:求真向善明德务实色”)在试管里盛少量的浓氨水,小心闻氨水的气味。在向盛有氨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浓氨水有气味无色酚酞浓氨水易浓氨水呈性,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在小烧杯A中加入20毫升的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再在小烧杯B中加入3~5毫升浓氨水。再用一只大烧杯将A、B两烧杯罩在一起。A烧杯中的溶液(填“变色”、“不变色”)B烧杯中的溶液(填“变色”、“不变色”)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说明:活动三:填写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一支滴定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100毫升的水,再加入100毫升无水酒精,塞好,颠倒几次。混合后体积(填大于、小于)200毫升。微粒之间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顶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吸入空气的(易或不易)被压缩,吸入水的被压缩。气体物质,微粒间距离,易被压缩。固体或液体物质微粒间距离,不易被压缩。说明:通过以上活动,你认为微粒有哪些?1.2.3.活动四:学生阅读课本P65—66并完成下列填空⑴氧气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氢气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水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⑵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2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校风:求真向善明德务实①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见,但有一定质量和体积;②分子是;③分子之间有;⑶常见的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如氮气;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活动五:讨论下列问题,你又能得出有关子分哪些信息问题1:氧气和液氧的构成微粒相同吗?⑷结论:问题2:氧气变成液氧发生的是什么变化?⑷结论:问题3: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的原因。⑷结论:【课堂检测】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银B金刚石C液氧D氯化钠4、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氢原子B.氧原子C.水分子D.水原子5、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3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校风:求真向善明德务实A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