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信息化防空作战【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发展的几点思考】随着空中力量的飞速发展,空袭以其低风险、高效益、可控性强等优势备受军事强国的青睐。近几场局部战争,我们已经看到,空袭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已经走上了历史舞台。空袭被空前强化,必然给防空作战带来诸多挑战。思考之一:“信息危机”是困扰防空作战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单向透明”使防空作战陷入危机。信息是无形的,但它却控制着有形的空间。在信息化战场上,谁拥有信息优势,谁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战场对于它来说就是“透明的”,而对于对方来说便是“不透明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军先后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空袭使人们更加看清:防空作战是高度依赖于信息的作战样式,战场对于空袭方的“单向透明”及远程精确火力打击、非接触、非线式等作战方式的产生,使防空作战陷入了防空危机。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国家运用近80颗卫星、90多架各种预警机、侦察飞机、60余架电子干扰机、10余艘电子侦察船,对南境内的包括通信、电子目标在内的军事目标进行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和干扰,使整个战场尽收眼底,而南军在强大的电磁干扰下,雷达迷盲、通信中断,战斗机难以升空作战,或升空后不能进行有效的战斗。开战仅3天,5架米格-29战机就被北约战机击落。“防空危机”的根源是“信息非对称”。现代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两种不同时代的作战系统的对抗,空袭一方已明显超越了工业化时代,运用的是新型的作战兵器,采用的是新型的作战方法,而反空袭一方应处于工业化时代。一方面信息化空袭登上了历史舞台,另一方面防空发展滞后,陷入“危机”。其根源在于:防空方的失败并不在于飞机、导弹飞得不够高不够快,兵力数量不够多,而是信息领域斗争中的失败。攻防双方之所以表现出“单向透明”,实质上是“信息非对称”所致。传统防空作战在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安全等各个环节都第1页共4页陷入了困境。而作为空袭方来讲,不仅可以在“单向透明”的战场中自由地获取和自如地运用信息,并且可以剥夺对方使用信息的自由权和主动权。攻防双方这种在信息方面的差距,是带有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性质的差距,短期内是不能靠几件先进的武器或战法来弥补的。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南联盟和伊拉克虽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战法,并在打击隐形飞机、巡航导弹和欺骗、误导精确制导弹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实践证明了工业时代的防空系统难以在整体上同信息化空袭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抗。思考之二:一体化联合空袭将是空袭作战的基本形式,一体化联合防空是防空作战的必然发展一体化联合空中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所谓一体化,是指参战的各种作战力量,在战场信息网络的支持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在作战全过程中协调一致地行动。现代高技术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空中作战样式的变化。近几次空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过去的空袭通常由单一兵种单独作战,或简单的多兵种空中合同作战,而从海湾战争起,空袭则发展为组织严密、结构配套、整体协同、系统对抗的一体化联合空中作战新样式。系统化的整体优越性是“系统大于各要素之和”。各要素一旦被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就可获得比各要素之和要大得多的功能和效能。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空袭中,其联合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约进行了包括空中打击、地面配合、海上发射、卫星保障、电子干扰和信息对抗等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一体化联合作战,综合发挥了信息、机动和火力优势,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全时空的立体化作战。北约所取得的效果,充分说明了现代空中作战不只是航空空间作战,而是以航空空间为主体,其它各维空间支援配合的一体化作战。现代空中作战,不只是空军的作战,而是以空军为主,并有海军、陆军航空兵和其他力量参加的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行动。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与防空作战是一体化、高合成的系统对抗。面对一体化联合空中作战,防空作战必然产生深刻的变革。第2页共4页现代的空中作战是空袭作战与防空作战两大系统的对抗。在一体化联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