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班庄镇中心小学李朝美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感悟文本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会本课3个生字。2.学习句式“有的……有的……”,并用这一句式练习说话。3.表演故事,理解课文内涵,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表演课文,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学习生字“汗、洞、冷”。教学难点: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蚂蚁和蝈蝈家去做客,看看这两位动物朋友过的怎么样。对比学习:蚂蚁的“幸福”和蝈蝈的“痛苦”我们去蚂蚁和蝈蝈家里做客的时候,正是寒冷的冬天,听,西北风正呼呼的刮起来!(板书:冬天)1.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起来。”指名读句子。联系上学期学习《北风和小鱼》“北风猛吹一口气,河面上飘起了鹅毛大雪”,体会西北风的寒冷。2.寒冷的冬天,蚂蚁和蝈蝈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先去蚂蚁家看看吧。(1)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齐读。出示:蚂蚁过冬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蚂蚁在干什么,体会蚂蚁过冬时的心情。指导朗读“躺、装满”。齐读:感受蚂蚁的幸福、快乐。看看小蚂蚁的“洞”,出示生字,记忆、组词(2)火红的炭火、暖乎乎的大饼,自由自在的小蚂蚁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可幸福了!那蝈蝈是怎样过冬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蝈蝈过冬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板书:又冷又饿)同时出示:蚂蚁和蝈蝈过冬的图片,同学们,寒冷的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却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二、刨根问底出示夏天图,感知夏天的热。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教师指导读“真热”,齐读。1.炎热的夏天,蚂蚁和蝈蝈分别都干了什么呢?学生读课文,找答案。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2.让我们看看一群蚂蚁在做什么?出示:蚂蚁搬粮食的图片齐读“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导理解“背、拉”,这两个动词做起来要用力,体会小蚂蚁搬粮食的方法多且勤劳。学生演一演这些动作。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学习“汗”,出示生字,记忆、组词。夸夸小蚂蚁:“一群”说明有很多蚂蚁,个个满头大汗说明他们中没有偷懒的,有的背,有的拉,使出全身的力气,这是一群多么()的蚂蚁啊!3.蚂蚁在满头大汗搬粮食的时候,蝈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和句子: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这几只蝈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真是几只“自由自在”的蝈蝈。蝈蝈不搬粮食也就罢了,他们还笑话蚂蚁,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想象说话:自由自在的蝈蝈是如何看待蚂蚁在炎热的夏天满头大汗的搬粮食的呢?他们会对蚂蚁说什么?这是几只()的蝈蝈啊!4.比一比,填一填。夏天真()。一群蚂蚁在()。他们有的(),有的(),个个()。几只蝈蝈看到了,都()蚂蚁是傻瓜。他们()到大树下乘凉,有的(),有的(),个个()。5.同学们,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寒冷的冬天,蚂蚁和蝈蝈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小朋友,你更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教师小结:小蚂蚁们热爱劳动,顶着烈日,搬运粮食,蝈蝈们嘲笑蚂蚁,自由自在;冬天到了,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蝈蝈们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蝈蝈之前的神气活现,到又冷又饿的时候,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所以,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同学们也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三、教学生字出示:汗、洞、冷1.观察这3个汉字,说说你的发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指导三点水和两点水偏旁的书写。学生观察说关键点,教师范写,学生临写。“三点水”书写时成弧形,两个点方向一致,第三笔提在横中线停笔。,“两点水”就是“三点水”中间一点去掉,剩下的一点和一提靠紧凑些。3.学习“汗”(1)学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2)教师讲解范写。两个横画对两点,一笔竖画直又长且靠近竖中线。学生描红、练写3个“汗”。(3)交流反馈,展示学生作品,指出优点与不足。(4)再写2个。4.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