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走留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进退走留,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心得体会后勤处孙月龙时近岁尾年初,干部的复转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干部闲暇之余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最为敏感的话题。面对进退走留,绝大多数同志都能够正确对待,坦然面对,但也有些同志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比如,有的感到穿了一二十年的军装,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舍不得离开;有的想多干几年,等一等、靠一靠,将来转业安置选岗的时候名次能够往前排一排;有的对于到地方“二次就业”心里没底,担心环境生疏不适应,业务外行难发展,缺少人缘受冷落;有的对地方实行的军转安置考试和竞争上岗有些打怵,怕竞争、不敢走。相反,有的感觉自己发展空间有限,缺乏留在部队干事业的信心;有的感觉自己年龄偏大,怕走晚了地方不好找工作;有的觉得部队工作太压抑,想换个环境生活等等。这些想法,有积极的一面、可以理解的一面,也有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的一面。有的是因为对地方的政策不太了解,有的是由于缺乏竞争的勇气和心态。总体上来讲,这是人生、事业转折过程中比较正常的心理反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任何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能当一辈子兵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要脱下军装,进行二次择业,奔赴“第二战场”。对于绝大多数军人来说,军旅生涯没有永远的驿站,只有不懈的追求。部队建设是一代代官兵薪火相传、接力推进的过程。“走”,组织上作出新的安排,是党的事业的需要、部队建设的需要。“留”组织上把干部放到各级岗位,同样是党的事业的需要、部队建设的需要。留者,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是对部队建设的贡献;走者,个人服从组织安排,同样是为部队建设作贡献。面对走留,想一想个人的成长进步,组织的培育之恩不能忘,需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想一想入伍时的庄严宣誓,军人的本色不能变,需要保持一颗赤诚的心;想一想部队的摔打磨第1页共2页炼,面对挑战的勇气不能丢,需要保持一颗自信的心。如果陷入矛盾心态,心神不宁、心浮气躁、心理失衡,不仅会损害身心,而且贻误人生。自觉把视野放远一点,心胸放宽一点,得失看淡一点,事业看重一点,就能够想得开,放得下,走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精神境界。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