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班级: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5.负荆请罪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2.了解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3.通过朗读初步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难点:初步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教学资源教材开发:在学习课文前要求学生先阅读一些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完璧归赵》等,最好推荐学生阅读《史记》,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理解课文内容。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两人当时不同的神态和心情。相关材料:古文版和现代版的《负荆请罪》。学生经验: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学生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但要能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人物的形象,必须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琢磨对话的内容。要体会蔺相如的宽容,廉颇的真诚。预习设计1.通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完成《补充习题》中的一到三题。3.搜集关于“廉颇”和“蔺相如”的有关故事,读一读。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1.回忆以前学过的剧本《公仪休拒收礼物》那是一个“独幕剧”只有一幕。而今天学习的《负荆请罪》是多幕剧,本文有两幕。(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1.朗读词语2.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上卿:战国时,诸侯的高级长官称卿,分上中下三级,上卿最高。府邸:旧时高级官员的住所。门客:古代寄食于豪门贵族之家并为之服务的人,又称之为食客。争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寸步不让:哪怕一寸地方也不让,表示立场坚定。唇枪舌剑:嘴唇像枪,舌头似箭,形容论辩时言辞锋利,争辩激烈。深明大义:比喻人明白事理。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厉害:难以对付。惧怕:害怕。宽恕:宽容。昏庸:糊涂而愚蠢。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1.“负荆请罪”即指: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意受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本文中是廉颇向蔺相如请罪,因为“廉颇一再档蔺相如的道”,“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蔺相如”结果: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重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剧本。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的词语。A.上卿廉颇府邸门客蔺相如上朝踱步背着荆条宽恕侮辱筵席B.赵国廉颇韩勃惧怕唇枪舌剑老迈昏庸厉害C.聚精会神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若有所悟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负荆请罪补充:兼赚嫌镰谦歉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2)谁向谁请罪?(3)为什么要请罪?(此题不作过高要求。)(4)结果怎样?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2归于好。2.答案预设:第一幕:写了廉颇和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蔺相如不计较,一再避让,体现廉颇居功自傲,蔺相如顾全大局。第二幕:写了廉颇得知缘由后,负荆请罪,蔺相如满腔欢悦接待,表现廉颇真诚认错,蔺相如宽宏大度。第四板块:感悟人物品格(13分钟)【导学单一】(1)文中出现了那几个人物?(2)主要人物是谁?(3)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自学时间:5分钟。1.自主学习。(5分钟)2.合作探究。(4分钟)3.展示。(5分钟)(1)廉颇、蔺相如、韩勃,其中廉颇、蔺相如是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