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疫苗预防接种单位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标准一、管理体系1、组织机构成立相关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组织,预防(保健)科设专职人员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专用的电话、计算机等设备,具备上网条件。2、规章制度医疗机构有疾控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有控制院内感染、疫情登记和报告等有关制度。二、疫情报告1、有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建立疫情管理档案。2、预防(保健)科设有专职人员,通过《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登记薄。三、传染病诊疗1、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起止时间开设肠道门诊。肠道门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要全员培训,持证上岗。预防(保健)科每月至少检查督导一次肠道门诊工作。3、各级医疗机构在疫苗相关病例诊断诊治过程中凡遇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必须慎重诊断,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作为“急性弛缓性麻痹(原因待查)”诊断,不应作出“类脊灰”和“脊灰(原因待查)”等其他诊断。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1、建立控制医院感染的组织及规章制度,建立全院及相关科室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制度等。有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其他医第1页共2页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2、消毒质量监测管理(1)开展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诊疗环境卫生监测。(2)开展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环氧乙烷、卡式灭菌器)、紫外线辐射强度、使用中消毒液、自制医疗用水、残留血等消毒灭菌质量监测。(3)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索证要资料齐全,一次性医疗用品仓库要符合规定。3、医疗机构污水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医疗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同时做好医疗废物的运转、存放、登记等处理工作。五、放射卫生防护1、从事放射专业人员健康体检,并持证上岗。2、放射仪器设备防护要达到国家标准,个人防护用品要齐备。3、有放射源的医疗机构,做好放射源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六、业务培训1、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试考核,建立培训档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