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五”农村乡镇客运站建设实施规划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作背景农村客运是道路运输组织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乘车难成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客运线路网络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农民不仅要有车坐,而且还要坐得起车”的基本要求。农村客运线路开通了,但与之这相配套的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却相对滞后。通过前五年的努力,在我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和主要乡镇建设了12个(对)简易站和6个五级站,改造了一个三级站。但是,“5.12”特大地震,使我市的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道路、桥梁和新建成的农村客运站点损失相当严重。北京承担援建任务后,对我市的省道、县道、乡道重新进行了规划、修建。按照“路修到哪、客运车辆就开到哪,农村客运站点就建到哪”的整体思路,北京的援建,为我市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创造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第二节规划的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规划的工作目标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主办的思路,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运力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提高通达深度,促进农村客运向城乡一体化、运行公交化、范文写作经营公司化、线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运助农、促农、兴农。三、规划的原则1、坚持农村客运发展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小城镇建设、第1页共4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机相结合。2、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农村客运站的建设规划、客运线路规划、运力投放规划符合我市交通发展规划,将“路通”与“车通”有效地衔接起来,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农村客运发展。四、规划的范围及期限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我市省道、县道、乡道及人员相对集中的村道,规划期限为20xx年至2015年。第二章“十一五”末经济社会及客运站点现状与评价第一节社会发展概况及公路发展状况一、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省平原西北部,在东经103度30分至104度30分,北纬30度45分至31度30分之间。全市总面积963.77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兼而有之,山区、丘陵达499.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8%)平原364.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2%)。境域内跨度东西宽9.5至22公里,南北长69公里。北以九顶山主脉分水岭与阿坝XX县区为界,东部以石亭江主流与绵竹分邻,东南同XX市XX县区隔江相望,热门思想汇报南与XX县区接壤,西与XX县区毗连。2、自然条件。地处盆地西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点为夏雨冬阴,云雾多,日照平均,年温差不大的暖温环境。矿山资源丰富,主要有磷矿、铁矿、石棉矿、蛇纹矿、石灰矿、铝土矿、煤炭等。工业以卷烟为龙头,啤酒、磷化工、食品、建材、皮革、纺织等产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根据统计,市总人口数为43.03,其中:非农业人口9人,占总人口的20.92%;农业人口34.03万人,占总人口的79.08%。人均生产总值24935元。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全市生产总值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4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0.3%。工第2页共4页业总产值155.5亿元,市内的主要工业企业有卷烟厂、蓝剑啤酒厂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以水稻、小麦为主,辅以烟叶、油籽、蒜苔等农产品。旅游资源有蓥华山自然风景区和罗汉寺、西部惊奇欢乐谷等重要旅游景点,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目前,辖16个镇(包括街道居民委员会)。二、公路发展概况第二节农村客运站点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客运站点发展现状我市现有一级站一个,承担着我市发往县内、县际、市际的所有客运班线任务,五级站6个,主要是承担主要乡镇发往XX县区的班线任务,简易站和双招站12对(个),主要位于人口相对集中的镇、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客运站,特别是双招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