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外出培训的东风创新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青铜峡市四中:汤莹丽在市委、政府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教育系统第二批校长、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在7月13日顺利成行,经过近十天充实而认真的培训学习,各位学员收获颇丰,有感于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鼓舞了精神,提供了方法。许多学员在结业典礼上表达了对培训学习的敬意和感谢,真诚的心声道出了:外出培训学习是一股强劲的东风,将新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教育目标都吹进了我们青铜峡市教育事业的大花园,起到了对教师事业和师德的引领、激励作用。我作为本次培训学员之一,每天都在学习收获中思考,培训结束后,要把外出培训学习的内容和精神,用讲座和展示交流的形式传播给本校教师,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全校教师学习思考借鉴,与此同时,抓住契机,创新校本研训,从根本上把握教师的关注、教师的困惑、教师的要求等问题,更好地解决教师自身发展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学校要坚持走校本研训一体化的道路,围绕“聚焦课堂,关注质量,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校本研训思路,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课1堂教学实效性为核心,以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高为目标,立足课堂,认真开展研问题、研方法、研经验,训课标教材、训教学技能、训理论知识的“三研三训”系列校本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结合外出培训学习内容对校本研训做如下规划、思考和安排:一、细化校本研训管理,保障校本研训的力度1.高度重视。校本研训对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问题的回应举足轻重,学校要高度重视校本研训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总务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从专业培训、问题研讨、场地保障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分工。每学年都根据教师专业技能的薄弱点、课堂教学的困惑处着手,设计层层递进的系列研训计划,定期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收集整理每一次的活动资料,任务层层落实。2.条件保证。为保障每一次的研训活动有秩序,我们要定时间、定场地、定专题。为保障校本研训中有内容、有资料,我们要再订阅专业报刊以及音像资料。除2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宁夏教育》、《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坛》等都是我校每年必备的刊物,一些学科的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光盘、专家专题报告视频光盘,也要多购置。为满足教师研训需要,为教研组办公室装机通网,加大督促每个教师的手提办公电脑的使用效率,把每个教研组办公室都变成电子备课室,确保电脑运行正常,网速正常,为校本研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切物化保障。3.制度建设。学校把校本研训作为一件重要的任务来抓,制定了校本研训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并将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纳入每月教师绩效考核中。同时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课题研究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资料上交制度等,为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4.阵地建设。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校本研训的阵地,教研组的组建、建设直接关乎校本研训的质量。因此,我校始终关注教研组这个阵地的建设,首先选拔教学骨3干承担教研组长,其次,向各学科教研组提出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能够引领指导组内其他教师的要求,健全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规章制度,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促使各教研组工作规范有序。二、丰富校本研训内容,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性学校积极开发校本培训素材,倡导多元化研训,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到教学基本功训练,从教科研知识培训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探讨等等,特别关注培训素材多元化。1.将理论学习引入到校本培训中。以课标培训为例:课标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依托,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标学习研讨活动和教材回头学活动,作为校本培训的主打调。为了促使教师对《课标(2011版)》的解读、理解、应用的能力,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研读“2011版新课标”活动。首先收看专家对新课标的分析,其次由教研组长组织沙龙活动,教师们对“2011版新课标”进行质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