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围绕主攻产业,广泛集聚创新人才、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建立完善创新融资平台、全力营造创新氛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蚌埠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制定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的考虑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发展基础1、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40 所、41 所、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第 214 研究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等 5 所中央驻蚌科研单位,以及安徽省水利科学院、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省级研发机构。同时,还拥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高等院校 10 所。近年来,我市以产业基础和科教资源为依托,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建或与高等院校共建,先后组建 3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3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 2 个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2 个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建立了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依托,科技服务机构为中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产业基础良好我市是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新材料、光伏、生物质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培育方兴科技等上市公司 5 家,拥有丰原生化、八一化工、华益导电膜玻璃、环球药业、昊方机电等 5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盛世光学玻璃等 39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了 30多个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的龙头产品,柠檬酸、燃料乙醇、L-乳酸、对氨基苯酚、赖氨酸、聚丙烯酰胺、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滤清器、天然气压缩机、消防车、导电膜玻璃等产品影响力稳步提升,为我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1、总体要求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使创新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来了能干出事业,通过 5 年的努力,培育提升若干具有显著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初步建立以产业为旗帜、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资介紧密结合的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2、主要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