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的成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教学流程: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设——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准备:白纸、乒乓球、台灯、粉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出研究问题(1)出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2、形成研究假设(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老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①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②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③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5)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3、设计模拟实验(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来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②用什么来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太阳和月球?③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怎样观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第二课时1、进行模拟实验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实验。2)老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2、汇报实验情况(1)让各级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①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里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③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下马看花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④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3、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1)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2)让学生思考:如果月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反过来,对于月相的变化有什么影响?4、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