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小班主题式区域游戏初探摘要:“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其核心是强调各要素之间的互生、互补和互利,彼此交流与交融。以生态学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将幼儿园小班主题式区域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如各区域活动)之间、系统与外部各个系统之间是一种互生、互补和互利的有机生态关系。正是在这种生态关系中,主题式区域游戏《香香的糖果》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以及这个系统本身得到不断超越与完善。关键词:生态学主题式区域游戏环境正文: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由、开放,操作性强的个体游戏活动,它重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以生态学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将幼儿园区域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把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有机结合,以实现幼儿园主题式区域游戏的自我超越与完善。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课题大部分是从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的。在进行“香香的糖果”主题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老师在日常的活动中要善于发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加以分析:这是不是小朋友共同的兴趣,应该采取怎样的形式开展活动更为合适?将集体活动、区角活动、个别活动等各种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促进幼儿与同伴、环境的互动,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发展。我班就如何设计并实施与主题活动“香香的糖果”相匹配的区域活动做了以下的尝试:一.开展主题活动应达到的预期效果我们把区域活动的预期目标定为:创设与利用良好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依靠自己的兴趣、能力去感知、思考、探索、尝试获得有关糖果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自主、独立、自信、创造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我班现有幼儿38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21名。这群幼儿已进入幼儿园生活近两个月,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十分感兴趣,知道参与区域活动的简单规则,正初步学习按区域、角色进行游戏。幼儿从教学中生成主题“香香的糖果”(三周),迫切想了解有关糖果的有关知识。但幼儿交往能力、动手能力与游戏操作技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三.创设区域活动的原则我们设立了娃娃家、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美味糖果超市、表演区等区域。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进行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让幼儿在一个真实、有趣、丰富、可探索、可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成长。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我们将娃娃家、美味糖果超市、图书区这三个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必须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1、牢牢把握住区域环境的氛围营造,对小班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投放活动材料。设置区域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培养小班幼儿入区活动的兴趣,学习生活,学会交往。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如,“娃娃家”的角色活动可能会延伸到“表演角”,科学区的观察活动可能会延伸到美工区等。各区域之间能互相渗透,体现有机的生态化联系。2、幼儿是在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学习的,丰富的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刺激能引起积极地、有教育价值的反映,幼儿又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活动区的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1)、材料要有层次性,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幼儿学习包糖果,为能力强的幼儿投放橡皮泥、糖纸,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投放木珠、皱纹纸等。(2)、材料要有计划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涂色活动刚进行时,先为幼儿提供一只糖果的涂色图,然后提供两个小糖果的涂色图,最后再提供一袋小圆糖的涂色图,涂色面积由大到小,指导幼儿不出轮廓地涂色,难度增强。(3)、小班幼儿活动区材料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