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语文文科附加期中冲刺——断句练习三命题人:金小梅做题人:朱志刚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此语大可轩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选自汤显祖《答吕姜山》)3.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并称为“▲”。《牡丹亭》塑造了▲(填姓名)这一反抗封建礼教,为爱出生入死的不朽艺术形象。(2分)4.用原文的词句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12字。(2分)▲▲12二.阅读材料,完成4—6题。(10分)4.用斜线(/)给下列划线句子断句(6分)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5.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2分)答:6.王国维为何说北宋词不可学?(2分)答:三.阅读材料,完成7—9题。(10分)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6分)前承谕作《木假山记》跋尾,以明允公之文章,如天地之有元气,万物资之而春者也,岂可复刻画藻绘哉往年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或作序记其前王荆公见之曰佛头上岂可著粪窃深叹息以为名言。凡作序、引、后记,为无足信于世,待我而后取重尔!足下深谅之。(黄庭坚《与人书》)8.上文中“明允公”和“王荆公”分别指谁?(2分)9.黄庭坚有没有答应朋友的请求?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这样做的原因。(2分)2014高三语文文科附加期中冲刺——断句练习三答案1.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2.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杜丽娘3.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寄信到吴中(吕姜山在浙江,因此称之)讨论什么才是戏曲中的好的和对的。“《唱曲当知》,作曲方面不是都非常好哦”,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哦。当凡我们作文应该以意趣神色(这是汤显祖的理论,这里不翻,等等探讨)作为主要。这四个方面做到了,才去考虑好的词美的调去使用。那是能够把九宫四声都面面俱到么?如果刻意的去按着字去揣摩声韵,就会有阻塞不畅,分散拖拉的窘状,恐怕不能写出好的句子。我虽然就住在当地,当已经有一年没有去拜访官吏了。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却有一样的想法,只想和年轻人一起畅想。4.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5.姜夔,辛弃疾6.因为北宋词的情韵、格调、境界,并非普通人轻易模仿可得。7.岂可复刻画藻绘哉/往年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或作序记其前/王荆公见之曰/佛头上岂可著粪/窃深叹息/以为名言8.苏洵王安石9.没有原文意旨鲜明,无需别人罗嗦;自己不愿意通过写跋文以取重于世。(答“没有”得1分,两个理由各1分)译文:之前奉旨写了《木假山记》跋(和序差不多)的后部分,来使允公的文章更能昭明,比如:天地有元气,万物滋养它才是春到大地,这哪里能是再次刻画藻饰的呢?过去欧阳修写了五代史,或者写序来记录之前王安石说的:佛的头上怎么可以加上肮脏的东西,我私下里以为这是名言。总共做了序、引、后记,因为不足以让世人相信,等我又重新写了。您就深深地体谅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