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散文,讲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我”和妈妈轻轻地穿衣、走路、开门、说话,怕影响爸爸的休息。课文用多个“轻轻地”营造出一个恬静、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课文内容源于生活,感情真实,渗透亲情教育,让学生懂得关心父母。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巩固5个生字,会用“轻轻地”说一句话。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轻轻地”词特有的感情。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做一个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的人。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懂得要关心父母的理。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轻轻地笑了)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拼读。(二)初读感知,了解文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课文的段落。2、谁能说说课文中出现的最多的词语是什么?用“—”画出来。3、反馈交流:谁轻轻地做事情?什么时候?“我”和妈妈轻轻地干了些什么?用“-----”画出来。4、体会省略号的用法。早晨“我”和妈妈起床后,除了轻轻地穿衣、走路、开门、说话以外,还轻轻地干了些什么?5、指导朗读:范读,练读,赛读,评读。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要这样轻轻地做事情呢?(三)精读品悟,体验情感A、精读第三自然段,体验、交流。1、爸爸昨天上夜班是什么时候回家的?说明什么?2、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3、指导朗读:练读,赛读,评读。B、精读第四自然段,体验、交流。1、妈妈起床后,很轻很轻地做事,是因为怕吵醒爸爸,“我”看了以后也学着妈妈很轻很轻地做事,你觉得这个“我”怎么样?妈妈看了会怎么想呢?2、“我”和妈妈为什么轻轻地笑了?“我”和妈妈此时内心是什么感觉?3、有感情地朗读文段。(四)拓展延伸,提高素养。1、说说自己为家人做过哪些事情?2、把自己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五)归纳总结。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和照顾,我们要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关心、体贴他人,尽量为父母及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回家后做一些关心、体贴家人的事,然后选一件写下来。(七)板书:穿衣妈妈走路爸爸上夜班回家轻轻地“我”开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