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刘竹学生情况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非常好动,但多数同学喜欢上音乐课,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同学们的特点,我定有以下目标。全册目的要求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全册重难点第1课:能正确拍读“X”和“XX”两种节奏;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本歌。第2课:在音乐律动和小小音乐剧表演中,能用合适的方式表现敲门声和见面握手问好两处音乐的不同。第3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并知道这首歌曲中的语句。第4课:在歌曲学习的活动中,巩固“X”、“XX”节奏,掌握“X—-”这个新节奏。第5课:感知音乐的速度、力度。第6课: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重点;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第7课: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第8课:学习“3、5”两个音的手号,在听辨“3、5”两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并唱出正确的音高。第9课:能在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音高唱出歌曲中模仿布谷鸟叫声咕咕的两个音。第10课:认识力度句话fp,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认识力度句话fp,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第11课:在听辨“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在听辨“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第12课: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音色,感知音色。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音色,感知音色。第13课: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的听辨。咏唱歌曲时如何表达音乐的韵味与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听辨。第14课:能背唱歌曲《梅花鹿》、《爷爷今天过生日》。复习和巩固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X”、“XX”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第15课: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是重点。能愉快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开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有趣的班级圣诞化装舞会是难点。第16课: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的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单元第1课我今天上学喽教学内容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目的要求1、初步建立小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常规。2、在感受、模仿的基础上,学会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在演唱时能自然有表情地把歌曲愉悦、兴奋的情绪表现出来。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让孩子把“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出来。3、通过听、读、拍等活动,体验并感知“X”和“XX”两种节奏时值的长短。课时数3课时单元第2课去同学家教学内容感受音的长短,游戏《考考小耳朵》。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目的要求1、在听《去同学家》的律动音乐中,能听出音的长短不同,并用肢体做出不同的动作。2、能区分打击乐器中“三角铁”与“木鱼”音色的不同,学会三角铁和木鱼的敲击方法。3、初步建立音的时值长短不同的概念。4、能演唱歌曲中有歌词的部分,并用合适的律动参与表演小小音乐剧。课时数2课时单元第3课国旗飘飘教学内容教学新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目的要求1、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2、能随录音或在老师的伴奏下用自然亲切的歌声,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3在聆听、参与歌唱活动中体验音乐中的语句。能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语句。课时数1课时单元第4课小进行曲教学内容巩固和复习“X”、“XX”节奏,学习“X—-”这个新节奏学习新歌曲《小列兵》目的要求1、巩固和复习“X”、“XX”节奏,学习“X—-”这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