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十一册第82页、83页《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目标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3.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2.书写小黑板教学形式: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组织、引导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一、信息发布,感知百分数(一)教师发布信息1.小黑板出示第82页内容,图片2.指名读一读3.谈话:我们虽然已经认识了许多的数,但,像14%,65.5%,120%,……这样的数,仍需要我们来认识和了解。人们称这样的数为百分数(板书:百分数)(二)学生发布信息师: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百分数)吗?在哪儿见过的?请说来听听。1.分小组交流。2.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三)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从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二、质疑问难,明确学习目标1.师: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么广泛,百分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举例说明。2.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入手,逐步感受——百分数是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几”转化成“百分之几”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即,百分数是“分率”中的一种特殊情形。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其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教师质疑:人们为什么不用分数来表示这些关系,而大量地使用百分数?难道百分数与分数不同吗?(板书: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三、自学释疑,达成共识(一)学生自学(小黑板出示:1.六年一班有2/3的学生参加书画大赛。2.一节课有2/3小时。3.学校有75%的学生在校吃饭。4.六年一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4/35,也可以说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6.6%。5、小红身高3/2米。)1.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百分数与分数不同?2.集体交流:从意义上讲,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且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3/2米。也就是说,分数后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的后面是不可带单位名称的。3.人们为什么喜欢百分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出发去领会——将分母统一为100便于比较的道理。四、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课1.设疑:百分数如何读、写?2.学生根据观察、发现规律。3.合作交流。4.教师引导总结,板书。五、巩固练习1.说一说(1)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从这句话,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说一说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你还能想到什么?(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品德教育。)(3)说一说自己搜集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教师指导:将百分数的意义叙述成“……是……的百分之几”的形式2.猜一猜。(用百分数表示)百发百中()百里挑一()一箭双雕()半壁江山()九死一生()3.判断。(1)1/2吨=50%吨()(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3)最大的百分数是100%。()(4)39%的计数单位是1%,它有3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教材第86页第一题。4.(讨论)一只铅笔长0.17米,可不可以说“一只铅笔长17%米”?一只铅笔用去了它的1/5,可不可以说“用去了它的20%”?5.教材第83页第1题。6.教材第83页第2题。7.教材第86页第2题。8.教材第86页第3题。六、总结提高,课外延伸1.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2、请你用一个百分数形容一下你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3.同学们,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了百分数,下课前,老师用百分数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一个人的成绩,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节课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相信你们100%都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