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房防栓护理实践效果陈晓琴2016-04-27踝泵运动内容概念及国内外发展动态肺栓塞的护理及紧急处理112244DVT的评估、计划、实施33骨科大手术患者(包括髋、膝置换,髋部骨折手术)均为VTE极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亚洲骨科大手术患者具有很高的DVT发生率骨科大手术患者必需常规预防DVT骨科大手术50%普外科15-40%神经外科15-40%胫骨骨折20-70%髋部骨折40-60%大创伤40-70%胸腹联合伤50-60%邱贵兴等报道THA及TKA术后DVT发生率LMWH(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11.8%(8/68)未预防组30.8%(16/52)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楠生等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20.6%(83/402)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58.2%(109/187)概念: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一个需要整体理解的概念静脉血栓栓塞症(VE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深静脉血栓塞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肺运动血栓栓塞症P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DVT、PE是同一种疾病VET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两种临床表现形式DVT形成的机制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了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如患者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而其可能是DVT的首要因素静脉壁的损伤a化学性损伤、b机械性损伤c感染性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可引起高凝状和血小板黏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二者的抑制剂水平均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而开放性创伤患者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止血,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常常是2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而造成DVTAA中央型:血栓局限于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张。脉曲张。BB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和压小腿肿胀疼痛和压痛,痛,HomansHomans征(征(++),),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张时,可激发疼痛。CC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病人行走较困难。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防治结合预防在先加强评估及时处理VTE预防的第三方指南英国国家临床医疗质量标准署美国骨外科医生学会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师协会中国骨科指南ICU指南内科、肿瘤指南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AORN)•术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DVT或者PE的危险因子评估•恰当使用IPC,并按厂家建议使用•术中•在术前对患者危险因子评估后,保证抗血栓压力袜和IPC正确穿戴在•患者身上、抗凝药按规定使用•当患者转到手术室的手术床上后,IPC机器应该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以前启动•如果使用压力腿套,注意避免压力带的压力过大,充气时间过长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术后•确保IPC仪器没有妨碍走动•确保IPC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工作•护士要确保IPC仪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并可以正常•工作我国诊断防治指南及专家共识•《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等级医院评审骨科、大手术要有深静脉预防措施和医嘱强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