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游语文世界》导学案一、导学教学总目标(一)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3.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二)认知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三)操作技能:1.上网游览、查询、筛选资料2.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教学方法:由于这是一个单元主题学习,所以学习时间安排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不是一堂独立的课。它是关于一个专题研究性学习,所以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内课外结合方法,而课堂集中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交流讨论、评论等问题。二、自学学习环节一收集言语材料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材料收集,培养学生听、读能力2.操作技能:上网游览、查询、资料二、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出示题目:《漫游语文世界》2.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这则广告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二)、提出学习要求:21.分组: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成八个小组,并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小组长.广告集锦;校园风(校园流行语);口语荟萃(主要方言)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网络语言;网上妙语(短消息)对联;歇后语2.收集:学生利用放假、双休日时间,走向社会,在读书看报,上网与人聊天,访谈,看电视,逛商场时收集材料。(各组学生以收集本组材料为主,兼顾其他)(三)、大量收集,收发帖子:1.学生可及时在"习客"讨论区中提出自己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求得别人帮助.2.将收集材料以发帖子的形式互相交流3.教师引导、小结学习环节二筛选整理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认知目标:1)通过大量查阅,提高学生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制作电子读书卡片的能力3.操作技能:1)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阅、筛选资料能力2)进一步学习应用Word制作读书卡片二、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1.将收集的材料筛选整理2.制成电子读书卡(二).筛选整理,制成卡片1.学生分组自行筛选、整理所收集的材料2.按本组专题将筛选后的材料制成电子读书卡3.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读书卡,评评议议1.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卡2.同学评评议议(四).查阅资料通过网络、图书馆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为分析研究所收集的材料作准备(也可从资料中选用一些有关的作为本组材料的补充)三、互学3学习环节三分析研究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认知目标:1)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2)能结合研究专题,用不同方式阐明自己观点3.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询资料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二).分析研究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a.广告集锦:信心型、功用型、对比易记型、超常搭配型等b.校园风:精选校园流行语对此现象的观点c.口语荟萃: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d.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e.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根据语言形式分成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