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市质量兴市战略调查报告与全市领导干部培训调查汇报汇编全市质量兴市战略调查报告一、推动质量兴市的必要性当前,正处于加快转变进展方式、积极策应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正处于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重要关口,实施质量兴市是形势所需,现实所迫,进展所求。1.推动质量兴市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当前仍属于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的经济快速进展很大程度上依靠资金、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的投入来实现。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够高;工业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力弱;服务业进展相对滞后,服务质量不高等结构不合理现象仍是阻碍科学进展的主要因素。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抓质量、抓标准、创名牌促进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2.推动质量兴市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举措。今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涉及产品、工程、环境、服务等社会公共领域各个方面,涉及食品、特种设备、建材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假如某个行业或领域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对外形象和百姓安居乐业,阻碍经济的健康进展,因此,抓质量、守安全是经济进展的要求,是企业进展的要求,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要求。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就是不断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旅游环境、一流的信用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不断增强现代的综合实力。二、推动质量兴市的主要优势第1页共1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质量兴市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各个环节,其中与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工业基础和政策条件等密切相关。从的区域条件和进展形势来看,推动质量兴市在以下三个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1.工业前景宽阔: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工业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大,进展质量明显提升。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十五”期末的85.3亿元增加到266.2亿元,年均增长32.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71户,主营业务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30户,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8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74.9%。其中光学、光伏产业规模分别列全省第一、第二位,有色金属产业聚集了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的20户工业企业中的14户,新型建材年产量达到1058万吨。主导产业及其一批规模企业的日益壮大,为加快推动质量兴市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必将进一步带动全市工业企业加强质量工作。2.区位条件独特: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四省通衢要冲、江浙第一门户”之美誉。当前,在建的京福高速铁路与杭昌长客运专线以及上武、昌德和上德高速公路将在形成“双十字”构架,鄱阳港务区、三清山机场等水、空通道正在打通,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即将形成。天然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引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和规模企业,带动和加快本地产业进展壮大并形成集聚优势;有利于本地企业更好更快地学习和吸收发达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共成功引进浙、粤、闽等发达地区规模企业达300余家,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浙、粤、闽商投资城市。其中XX年引进的浙江代表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晶科能源有限公司,XX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完成利税10.8亿元,直第2页共1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接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飞跃进展。目前,新能源企业达到2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23%,产业规模列全省第2位。3.政策措施有力: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质量振兴实施办法》、《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办法》、《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质量工作指导性文件,成立了市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市名牌战略推动委员会。今年,根据省政府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要求,市政府成立了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出台了质量兴市实施意见,历史第一次将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市有85%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