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评警推进刑侦工作第一篇:开门评警推进刑侦工作开门评警推进刑侦工作(XX县区公安局方福寿)2002年10月份,XX县区央隆乡阿格村牧民扎洛家的8头牛被盗后,犯罪嫌疑人仁某、周某(女)一直潜逃在外。20XX年3月初,XX县区公安局民警在“大走访”活动中得到犯罪嫌疑人周某可能藏匿在海南州XX县区的线索,为了不打草惊蛇,办案民警立即与XX县区公安局机关取得联系,将详细情况反映给当地警方予以先期协查。3月12日,XX县区警方根据我局刑警大队提供的线索将我局网上追逃人员周某成功抓获,我局刑警大队负责人将此事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十分重视,派侦查员赶赴XX县区进行押解。同时,办案民警从其交代的犯罪事实中得知,同案犯罪嫌疑人仁某也藏匿在XX县区,在我局刑警大队办案民警地方陌生、语言交流不便的情况下,请求XX县区警方配合抓捕,通过走访,查明犯罪嫌疑人仁某藏匿在XX县区龙藏乡麻日毛村,当日下午,办案民警在XX县区公安局刑警大队的配合和支持下,连续行走了二十多小时山路后到藏匿地点,于14日早晨8时58分将正在沉睡的犯罪嫌疑人仁某成功抓获,经讯问,交代了伙同周某在央隆乡阿格村盗窃牲畜的犯罪事实。至此,这一起发生在九年前的重大盗窃案件得以侦破,此案件的侦破,得力于正在开展的“大走访”评警活动,得力于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公安民警积极为群众侦破“小案件”、消除“小隐患”、化解“小纠纷”、解决“小问题”等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反映了公安机关在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第二篇:开门评警工作方案“开门评警”工作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加强和改革警务工作”的重大决策,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工作任务的落实,打牢群众基础,夯实公安基础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第1页共11页以党的十七大“加强和改革警务工作”的战略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重要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实践执法为民为根本任务,以夯实公安基础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创造稳定治安环境为根本目标,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大力推进阳光警务,通过社区(驻村)民警向群众报告工作,辖区群众评议社区(驻村)民警活动,引领社区(驻村)民警主动走进群众,热情服务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切实完成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工作任务,努力维护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二、活动目标(一)通过开展“开门评警”活动,把社区警务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将群众评议结果作为衡量社区(驻村)民警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推进社区(驻村)民警切实完成好工作任务。(二)通过面对面地开展述职、评议活动,进一步拉近警民关系,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三)通过面对面地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进一步关注民生,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四)通过面对面地开展宣传发动,进一步推进平安建设,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三、活动方法“开门评警”活动中,社区(驻村)民警应按照以下内容开展工作。(一)实行警务公开通过在辖区内发放宣传单、警民联系卡、设置公示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开门评警”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辖区民警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职责,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1、发放“开门评警”宣传单。每名社区(驻村)民警每月应向辖区居民住户发放不少于100份的“开门评警”宣传单,年内发放到辖区内所有住户,向辖区居民住户宣传社区民警工第2页共11页作职责、公安机关开展“开门评警”活动的目的,以及主动接受群众评议、接受群众监督的诚意。2、广泛发放警民联系卡。每名社区(驻村)民警每月应向辖区居民住户发放不少于100份的警民联系卡,年内发放到辖区内所有住户。警民联系卡应载有民警联系方式以及社区(驻村)民警工作任务等内容。3、设置警民联系箱。社区(驻村)民警应在警务室门口、辖区内居民楼院、偏远村庄等地设置警民联系箱,动员群众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