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报告为了深入调研和掌握XX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国家“走出去”重大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反应等情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调查资料和决策参考,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XX省工商联在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开展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工作。期间,XX省工商联对本省12个市(州)、10家商会和20家民营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并对150余家民营企业的“走出去”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XX省工商联对XX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形成如下报告。一、四川民营企业“走出去”基本情况截至2014年底,我省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累计442家,占全省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84%,对外投资额50亿美元,占全省总投资额的87.7%。2014年,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3018家,占总数的75.6%;进出口值为1467亿元人民币,占总值的34%,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56%。(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选取的12个市(州)为2014年本省gdp上千亿的城市,选取的商(协)会和民营企业都是曾从事过进出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四川各行业、外向型企业,主要涉及机电、建材、轻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信息、生物工程、农业、资源开发、地产、餐饮酒店以及其它行业。(二)企业的海外投资情况2008年以前,我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主要以建境外加工厂和设立贸易平台。2008年以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以跨国并购、股权收购、参股等境外投资方式,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多达70多个,主要目的地依次是东南亚、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涉及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农业等行业。受访的100家企业中,进行过海外直接投资(含新设和并购)的只占小部分,且多数为最近3年首次进行海外投资。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见下图。(三)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认为投资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在国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商机,获取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从而将优势产能转移到国外,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大多数企业认为投资国的市场潜力、自然资源以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量等是影响企业是否在目的国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多数企业认为“走出去”政策及相关优惠条件、国内市场不景气、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量、国内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海外投资可节省物流成本是影响企业是否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四)企业未能进行海外投资的原因统计分析显示,我省受访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还较低,而且大多数受访企业尚未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其原因如下:从国际看,多数企业认为可以采取进出口贸易方式,不必进行直接投资,资金不足、产品和技术尚缺乏竞争力,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对东道国政策、投资环境、市场信息和当地地缘政治与冲突的了解等;从国内看,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的金融支持不够、法律服务对外投资的的措施不力、出入境手续繁琐、对企业境外投资保护不及时不到位等,这些因素使得企业不愿意进行海外投资。二、四川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一)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不大受访企业中,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半数低于3000万元,出口产品多为轻工、食品、纺织品、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实力与规模效应不强。但近年来,我省对外贸易总体呈高速发展态势,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每年跨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以2014年为例,我省“走出去”营业收入金额在5亿元以上的占27%,5000万元~5亿元的占45%,5000万元以下的占28%。企业“走出去”的经济效益情况见下图。(二)企业开展境外融资困难我省90%左右的民营企业为中小企业,在境外银行中缺乏信用基础,融资渠道少,不具备担保条件,难以从境外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国内银行对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贷款的门槛较高,银行对企业融资的程序、条件相对较严,而且银行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使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申请贷款难度相当大,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导致一些优势项目流失。调查统计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