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调研报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报告XX县区水利水保局赵伟XX县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调研报告根据武学组发(2009)10号文件通知精神和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日程安排,4月1日至15日我对我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如下:一、调研目的农村饮水工程是与广大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0年以来,全县大规模开展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全县农村的饮水条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饮水工程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全县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情况总结经验,寻找问题,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效借鉴,拟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地调研,重点对2000-2008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剖析,并根据剖析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二、基本情况XX县区地处太行、太岳山脉之间,全县地形东西两侧高峻,中间低凹,境内峰峦重叠,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东部山区海拔多在1400m以上,西部地区海拔多在1300m左右,——北部和西部海拔平均800-1300m之间,最低处800m。县城内有蟠洪河、马牧河、涅河、浊漳北源干流四条水系,均属暴雨性山区河流,由于暴雨集中,河川径流多以洪水出现,暴涨暴落,季节性变化极为显著,洪枯流量相差甚为悬殊,清水流量小,常出现春旱和连续枯水年。全县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丘陵XX县区、土石山区、石山区和灰岩区四种类型。其中丘陵区面积为1390平方公里,XX县区为200平方公里,蟠洪河以东的石山区和东岩区石裸露,很少有第四系地层覆盖,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6%。全县14个乡镇,1个开发区,376个行政村,781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572万人,农村人口密度118人/平方公里,2006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6.23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XX县区属北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季气候寒冷,时间较长,1月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8℃,极端最低气温为-26.2℃,夏季较短,为时1个多月,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37.7℃,年平均降雨量549.8mm,但是年际间降雨量变化大,降水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冬季降水稀少,而夏秋二季则集中全年降水的大半,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4%左右,即使春季四、五月份,相对湿度也达50%以上,全年日照时数较——少,霜冻期为9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为150-160天。我县水资源总量为3.34亿m,拥有地表水资源量为1.53亿m,其中:清水流量0.26亿m,地下水可利用率为90%,可开采量0.11亿m。现状开采量为400多万m,占可开采量的36%,其特点是西部地下水位浅,资源丰富,易开采,东部地下水位埋藏深,难以开采,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由于其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使我县十年九旱,水源奇缺,地表水少,地下水深,导致农村饮水十分困难,特别是蟠洪河地区的石山区和灰岩区石裸露,很少有第四系地层覆盖,加之近年来由于煤炭超采造成漏水严重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工矿企业大量污水排放,致使该流域的近4万人畜饮水受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当地农村的饮用水质量。三、供水现状经过详细的调查统计,2008年底,全县农村供水人数为154353人普及率为83%,吃上自来水的人口为151475人普及率为81%,其中集中供水解决107007人,单村提水解决47346人。集中式供水现状全县共兴建各类集中式供水工程91处,解决受益人口11.8万人,按工程类型,引水工程7处,解决0.286万人,提水工程84处,解决11.773万人,全县所有集中式供水工程均无水——33333源净化设施。全县共兴建大型集中供水工程7处,分别为。蟠洪河集中供水工程、墨镫集中供水工程、上司集中供水工程、广有集中供水工程、漳河集中供水工程、故城集中供水工程、窑湾集中供水工程,受益村庄达到397个,受益人口10.7万人,人均日供水量为30升,工程供水能力为1355.8吨/日,水价为2.4元/立米,除蟠洪河、窑湾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受到污染外,其它水源水质良好,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单村提水工程77处,受益人口4.7346万人,水源大部分为浅层地下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