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使用意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服务内容逐渐增加,服务质量逐渐提高,服务形式逐渐规范。目前,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10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儿童保健管理、孕产妇服务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经费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保证,为管理和使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长效工作机制和项目经费保障机制,特提出以下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使用意见。一、职责分工(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10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量中大约40-45%的工作量。包括基本信息的摸底收集、登记报告、电子档案录入、重点人群定期上门随访服务、儿童出生报告、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发送疫苗接种通知单、儿童强化免疫查漏补种、传染病报告及疫源地消毒、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协管基本信息报告等工作。(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10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量中大约35-40%的工作量。包括传染病登记报告、预防接种及接种信息录入上传、儿童建卡建证、疫情处理及疫源地消毒、儿童保健及孕产妇保健服务、重点人群的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项目)、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协管,以及对村级业务督导、日常管理等工作。(三)县级业务技术指导单位承担10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量中大约20-25%的工作量。县疾控中心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业务技术指导单位,具体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审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应急物资储备、预防接种及冷链管理、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健康教育,以及对乡镇业务指导、督导检查、健康档案及宣传材料印制发放等工作。二、工作开展情况乡村医生克服困难,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到目前为止,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左右,纸质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和完善;慢性病管理率达到40%左右;儿童预防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稳步提高。县乡两级层层督导,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三、存在问题(一)乡村医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乡村医生的主要精力用在看病,抽时间走村入户或在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服务对象体检建档、登记造册、上门随访等。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当做附带,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来抓落实。属于前边牵着走、后边推着动的情况。(二)经费拨付滞后、数量偏少。对乡村医生来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良心活”、“义务工”。由于拨付不及时及拿到手的费用太少,严重挫伤了乡村医生积极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是积极应对,而是消极应付。(三)经费使用混乱、标准不统一。由于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专管,乡镇卫生院也不愿意拿钱用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如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辅助检查所需检验试剂不愿意花钱买、免费做;乡镇卫生院接种门诊医生、妇幼保健医生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服务质量也不能提高。乡镇卫生院借考核不合格等等理由,随意克扣村级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四)绩效考核没有与经费拨付真正挂钩。这几年,县卫生局按照国家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督导、考核、培训、业务指导,对督导考核结果及时进行了通报。但是,考核结果没有与各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发放相结合,而是按照服务人口平均发到乡镇。势必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四、经费使用意见(一)必须坚持专款专用、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的原则。国家财政部、卫生部财社(2010)311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XX省财政厅、卫生厅财社(2010)1168号《XX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都...